关键字: 热门关键词:系统 系统排列 心灵成长 心理咨询 心理学 团体辅导 家族排列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内训
  最新课程
  《探索癌症背后的隐藏动力》
  《情绪调节技巧》
  沙龙暂停通知
  《引导家长和孩子做好情绪管理》第…
  个案处理:《揭示家庭隐藏动力,重建…
  《引导家长和孩子做好情绪管理》第…
  推荐阅读
  如何成为一个温柔智慧的女人
  如何不厌学?
  吟唱舞动迎中秋——心桥沙龙小记
  为什么我不想谈恋爱?
  场域动力生命系统整合个案探索
  “场域动力生命系统整合”有效果吗…
  中和思维
  如何守住初心?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十):如何引…
  经营健康之(四):如何提升免疫力?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可持续能量账户?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一):如何理…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九):如何减…
  家庭排列
  去伪存真
  家族系统排列常用心灵对话关键语句
  家庭系统排列的基本概念
  激流暗涌:浅谈系统排列的风险(最新…
  家族系统排列在墨西哥和中美洲
  大乘佛教与系统排列臆谈(系列原创专…
  个案分析
  力量和爱一起回来了
  爱,越位了
  爱在传递
  妈妈:靠近您,温暖我
  凭着爱
  春天里,奏响爱的旋律
经营健康之(三):您认可生命在于运动吗?

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175】:

经营健康之(三):

您认可生命在于运动吗?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中和思维书院周二读书会主持人晓芳,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

周二话题的讨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

今天(2022118)的交流是探索传统养生的误区。《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精神和肉体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只有身心合一才能保持最佳状态,生命能也是最少的消耗。所以,养生的关键在于精气神。而传统养生关注的是体魄健康,把生命在于运动当成养生的主流思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经营健康之(三):您认可生命在于运动吗?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帮助走出养生误区,通过您的分享,共同受益。

嘉宾c

周五我提了气缓与气不足的区别很真切的体会到了根据发问者回答问题的魅力!周天老师又根据不同情况解答了王老师提的问题。对养生里面的原理有更深的体会:养生不在运动还是静止,而是根据个体差异以调动气的运行能否激发出生命的活力为准。我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做了调整:出门尽量少开车,坐公交早点出门,骑行两站再坐上去,上车睡觉;另外探索不同的公交路线;试着用孩子们的语言跟他们对话探讨孩子们为什么这样说;通过思考生活中小事儿,刺激大脑神经,这几天处理事情做多了,有死水变活一点的感觉。

嘉宾L

C老师学到用到,实践能力强,为您点赞。

嘉宾H1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你认可生命在于运动吗?我总体上还是认可的,讨论这个话题其本质上在于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二字拆开来看一个是生,就是活着,另一个是命,传统意义上就是命好或命不好,活着又想命好,不是形式上的运动能够做到的,但是又少不了形式上的运动或活动。之前自己包括我们家H老师在健身房办了卡,想着要多运动,想着健身,按照医生的话说我应该多运动,啥子尿酸盐结晶就没有了,但是实际情况是我的结晶依然存在,三叉神经痛依然如故,单位有事情还是倍感压力,情绪就出来了,状态就不好了,身上这样那样的毛病也多起来;还有之前有一次边走边跑去上班,跑一段时间身体出汗,风一吹第二天就感冒了,后来S老师说我这个体质不适合剧烈运动,给自己留足时间,走走路就好了。经过跟着老师们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活力不在于每天跑多少步,走多少路,而在于给自己充了多少能量,就是德性的能量,就是积德聚能了多少,积德聚能多了自己的命就好了。自己还在跟着老师们一起探索。

嘉宾L

H1老师从能量的角度去经营健康才是高效且长远的。从思维模式上进行了调整,从传统养生转化为能量养生,这正是需要我们共同学习和探索的。

近两年Ll老师深受膝盖疼走路困难的困扰,尤其今年更甚,各种检查都做了,也找了很多的偏方,钱花了不少但效果不佳。医生给的建议是尽量少走路,但一段时间内我发现Ll老师每天的运动量并没有减少,每天坚持走至少一万步,我就很纳闷:既然膝盖因为过度磨损已经造成病痛,为什么还不及时止损,还要伤上加伤呢?

Ll老师的理由是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多运动,而且还要达到一定的量,不运动或运动量不够肌肉就容易萎缩,更走不了路。

相对于Ll老师信奉生命在于运动,我就是另一个极端:喜欢宅家不运动,属于躺平式的。从小我就喜静不喜动,身体素质差,经常生病,成了名符其实的药罐子,每年的校运动会,我基本上只能充当吃瓜群众。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我开始尝试坚持早起跑步锻炼身体,效果也是明显的,在高二时还在校运动会上还参加了800米长跑比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但随着身体状况的改善,我又躺在舒适区不想动了。体会最深的就是前段时间因疫情封控上网课期间,我几乎足不出户,生命处于相对比较静止的状态,结果不到一周,身体就出状况了,头眩晕不已,脸色苍白。

这次亲身体会让我明白,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不是绝对的,都有道理但也各有利弊。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并很快被大家奉为至理名言。确实,要想经营好自己的健康离不开运动。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每个人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终日疲于奔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我们需要适量的运动。而且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运动对于延年益寿、安神益智、祛病养颜以及疾病康复都有很好的作用。人们为了健康,各种各样的花式运动也就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健康也确实得到很大改善。但大强度、超负荷、持续性的运动并没有让生命质量提高,相反,还让身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嘉宾i

针对今天探讨的话题:您认可生命在于运动吗?以前我在用运动锻炼身体上我是认可这个观点的,在我带了小朋友之后,一度感觉自己的气提不起来,爬楼爬两梯就感觉特别喘,更别说干其他需要体力更多的活,在那两三年,感觉感冒了也很难好起来,总是要持续半个月左右,感觉吃药都不是特别有效,在19年底疫情期间,封控在家里面没有事情做,当时就强迫着自己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跑步加拉伸,刚开始跑的时候也是特别累,但自己心里有个信念,不能原来的状态持续下去,否则身体继续不下去,于是,坚持刚开始的时候跑一千米,再到两千米,再到三千米……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这样坚持一个月下来感觉身体有很大改变。

首先是感觉身体有了活力,原本有很多的负面情绪没有了,心情变得舒畅了,再到2020年底的时候,感觉更加明显,原本自己冬天特别怕冷,但2020年的冬天完全感受不到冷,感觉通过运动把自己身体的气给调动起来了,但到了2021年初开始,开始相继出现了一些状况,首先是感觉膝盖受损,其次是在保证要工作的前提下感受气耗得过多,体现就是工作无精打采,精力有时难以集中,总结下来之前的锻炼模式是强撑的模式,不管自己身心状态好与不好,强行将身体的气调动起来,当时感觉效果很好,但长远其实是损耗身体的气的,对身体无益,不能长久。现在通过中和思维调整:将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首先是修炼出世心不以目标导向,保证睡眠,保证工作学习的前提下适度运动,不强撑,以身心舒服愉悦为前提进行运动。还在探索体会中。

点评:

身心整到最佳:以目标导向是您的误区,完全靠探索体会还会再入误区。不如用心领悟中和思维养生之道:生命在于精气神;精气神在于少耗能多聚能;运动促气通消耗能;静止少耗能气难通;最好生活化调养精气神。

嘉宾L

I老师已经在转变思维模式开始探索了,期待您分享您的探索体会。

嘉宾i

L老师,我自己原有模式无论从运动上还是其他方面都体现出强撑的模式,自我意识太强,目标导向,一定不长命,瞎折腾,现在逐步从悟道上调整自己找感觉,精力导向上去平衡,不是绝对的生命在于运动或者静止,而在于聚能,正如您和王老师前面分享的。

以前王老师提醒过我说运动锻炼会伤气,当时我没体会,那时感觉不错,但时间长度拉长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不合道的折腾长远演化一定会卡住。

嘉宾L

I老师说得好,减少不合道的折腾。

嘉宾s

我以前是运动员那种,经常运动,热爱运动。现在基本不运动,或者说少量运动,不出大汗的运动,走路,骑车。不专门运动。

嘉宾L

S老师是因为什么而转变呢?现在又是通过什么来经营健康呢?

嘉宾s

心通,调整思维模式,我举个例子,之前我要早上喝水1500毫升,疏肠道才有效,现在只需要800毫升左右效果也非常好。每次思维一转变,肠道就变化。疏肠道非常轻松。不用强灌汤水。我感觉,运动适量,不出汗为宜。不设专门运动,省力。上班,外出顺便运动。能走路不坐车。能站着就不坐着。关键是,大脑随时思考道上的问题,越来越有感觉,身体也越来越轻松。

比如,这几天反复琢磨周日晚上学习了老师讲的,与人交往,先把中间的杠杠划好。不琢磨不知道,琢磨后吓一跳,之前就是杠杠没有划好,所以,之前总是和别人有摩擦。搞得很不开心。现在琢磨了,感觉很舒服。大脑的运动也是运动。

点评:

中间的杠杠是人际交往事前定的道,就是心态1。天之道瞬息万变,应变时“1”有偏差,故需心态“1.11”:既可得气,又可避免摩擦,还可防套,减少消耗运动到气血活跃又不出汗就能促气通又少耗能

嘉宾L

S老师的分享我有体会,如果为了喝水而喝水,喝下去会很难受的,所以我不强灌,能喝多少喝多少,反正每天早上坚持喝,感觉放下目标后反而更容易通。

嘉宾w

今天的话题,我在网上搜的信息:运动员不属于长寿的群体,因为运动员在人类体能的极限上训练和比赛,还多有伤病缠身。看来,生命在于运动或者生命在于静止都趋于绝对,都达不到身心合一的最佳状态,要遵循道法自然的思路,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做。

我不喜欢运动,不管在读书还是当兵,体育都是很难过关。几年前的状态,坐下来只要不说话就会打瞌睡,注意力不易集中,精神紧绷。迫于改善状态,去办了一张健身卡,坚持了几个月,坚持锻炼,状态没有改善,心里的挂碍也没有化解。我的观念,以为人生可以拼出来,为了改善人生,就努力拼,越拼与人对立越多,状态很不好。

嘉宾L

另一种观点:生命在于静止。我理解这里的静止不是躺平,这里的静不仅指相对静止的运动,主要指去除杂念的心静

在老师的文章《生命在于聚能》一文中,老师用能量的眼光对动和静作了阐述:运动是耗能,静止是节能无论是动还是静,关键在于是否找到了生命的平衡点。进而对生命在于平衡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心理平衡(属信息平衡)、营养平衡(属物质平衡)、动静平衡(属能量平衡)、酸碱平衡(属西方科学)、阴阳平衡(属东方文化)、内外平衡(属生态平衡)。最后得出结论:生命在于聚能。刚才嘉宾H1老师的分享让我对老师的这篇文章的理解更有感觉。

嘉宾q

我的第一步还不在运不运动上,我之前老爱坐,不动,但又知道要运动,每次安排了运动,结果到晚上睡觉时都没动过。后来朋友给我说是我排序的问题,我没将身体健康排在前面,我一下就悟了。

这周感冒就显现出问题比以前拖得久,还没好,心脏有些闷,我就关注我的身体和状态,想睡就睡,觉得需要外出走走我就带上书去公园边走边看,觉得大脑有点满,就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骑车去接孩子也慢慢去,回来觉得有点累就马上睡下。今晚才觉得人有了点精气神。

嘉宾L

Q老师,我也爱坐着不动,以为这样就少耗,事实恰恰相反,很快就感觉气血不足,然后眩晕,天旋地转的那种,后来通过打破封闭系统和通心,状态才慢慢调整回来。

嘉宾q

L老师,我就是那种不整痛不晓得去修的人,也通过这次好好真修实践下。觉得是静还是动全由状态决定,就像前面老师说的找到平衡。但这种感知力以前是没有的,因为目标导向,没走在道前定上。

嘉宾w

在学习中和思维才知道还有一种活法,用气、场、能量来看人生运作,原来没有用能量的眼光看问题,与人对立的耗能,自己憋屈压抑的耗能,观念绑架的耗能,怕失去忐忑的耗能,这么多耗能因素加在一起,当然影响健康。

精气神状态好,指的是精力充沛,气足气通气顺。养生的道法自然就是要探索适合自己精气神状态提升的思路。这几年,调整了养生的观念,从思维养生入手,修性补漏减少意念对抗,有规律的作息,减少对世间的依赖开车少了,俗称的亚健康状态没有了,注意力越来越专注,思维也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平常工作坐的时间多,不爱运动,爱吃零食,体型胖,腰椎隐隐疼痛,我现在工作学习,坐一段时间,垫个垫子跪一段时间,换着来,减少长时间坐。早上坐地铁就站着,下班回去坐着打瞌睡充电,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我的细胞不活跃,不运动就会惰性重,现在要管住嘴迈开腿,适度运动激发细胞的活力。

嘉宾c1

我的感觉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以前每天都会运动,跑步和跳绳坚持了几年,除了肌肉越来越壮,我的健康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越来越累了,上楼梯五楼以上都会大喘气。我就觉得很奇怪跑40分钟都可以,上楼累的很?后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禀性总结:我本来就每天很耗气了,容易发力,心脏负担很重,还这样耗自己,就相当于在伤口上撒盐。而且跑步,跳绳都是耗体力的,先是修复自己元气。最近我就调整了有时间就走下路,没时间就思考问题,遇到事情觉察如何气通不纠结或者快速调整,内耗少一点?去感受那口气,怎么样是沉下去了?怎么样是气到嗓子眼了?动是练筋骨皮,静是练一口气。

嘉宾a

我以前也以为生命在于运动。省力不耗能的方法是不用专门的时间去运动,将运动生活化。同时,运动不仅是肢体身体的运动,重要的是思维的运动。脑袋指挥身体,同时身体的感觉又提示大脑去发现和改进,这才是合道的吧。

嘉宾L

A老师的分享我赞同,将运动生活化。我最近也在开始调整,除了通过喝水通肠道外,由原来骑电瓶车上下班改为走路上下班,把上班的过程当运动,感觉身体少了沉重多了轻盈的感觉,加之与王老师随时通心保障气通。自己舒服不舒服,身体是不会说慌的。

嘉宾a

之前我是上下班走路,每周练两次太极,每天走路差不多就有10000步。人比较疲倦的时候就不走,基本上达到了运动生活化。体会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精力就是命!伏案工作的很多人都有颈椎或腰椎疾病,需要日常中调整一下坐姿,站姿,改善生活习惯。当气不通,能量不足时,做什么运动都无效还费时费力。睡觉也是大补。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静止都没有错,是根据自身精气神不同的状况,动态调整的。有了聚能的思维,就不会去纠结运动或者静止了。

点评:

运动生活化很好,还可改成养生生活化当气不通,能量不足时,做什么运动都无效,这种情况下多喝水多睡觉就是大补。多喝水促气通,多睡觉促神足,先运用自动康复能力起死回生,然后再调节生活更加气通气足。

嘉宾z1

生命在于精气神的状态!如果过于运动大汗淋漓,就会耗阳伤津,所谓汗血同源,毛孔大开时敞风就伤肺易感冒。不动静止,又容易经络不通,缺乏生发之气。动到一个度,毛孔微汗,保持人体毛孔是通畅的,毛孔是链接人体和宇宙能量的通道。一阴一阳谓之道,既不是不动又不是静止,在太极的那条线上运行。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生命力旺盛,他生下来就好动,但是他没有欲望,更没有情绪的耗能,所以他精气神状态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合道本程度高。

点赞:

经典:生命在于精气神的状态!如果过于运动大汗淋漓,就会耗阳伤津

嘉宾w

Z1老师解读了服天气通过适当运动,毛孔通畅与宇宙的苍天之气融会贯通。曾经社会上一种冬天汗蒸的养生说法,我和L老师还去试过,现在明白是被社会养生观念忽悠了,不但没有养生还耗能。

嘉宾z1

每天的生活有意义,不断的有创新,有新的奇思妙想,会增强量子细胞的微能量,有创意的生活会带给细胞无限的惊奇,细胞也就会更有活力。当我们想到一个新的点子,或则相通一件事情,精气神一下就来了,人一下就有喜悦感,眼睛一下就有神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她不断有新的问题,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总要去看看,问一问,听到一个声音她说哪里在跳舞?原来是汽车通过马路缝隙发出的声音,然后我们在马路上看来来回回的车通过,可以津津有味的看一个小时,可以因此探讨很多。生命还在于不断的探索,通过对周围环境的了解认知,孩子更敬畏自然,更融入中和思维。

W老师,自然规律冬藏,就是要把阳气护起来,不外泄,以保我们抵御外寒,同时储存能量,待春天以顺生发之气。汗蒸则外泄

嘉宾a

Z1老师说得对,为什么小孩子每天手脚不停都在动,成人如果跟着动会很累?小孩子的精气神足,专气致柔。成人长大了,杂念就多一些;体积,质量也大了带不动。减少对世间的依赖,就是让我们轻装前行。为什么周围的人总是查出身体有问题了,要去锻炼?才想到要去改变自己?这些都值得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去探索和观察。

嘉宾z2

健康的生命离不开运动。运动即生命能量的运用或者消耗,可以是体力的,可以是脑力的,还可以是心理、精神的。

通常认为的运动是体力的,也即身体(肌肉骨骼)的运动,适当运动,能增强生理代谢,也有调节心理精神的作用。过度运动,生命能量消耗过多,年轻还好,睡一觉能补充,年老或睡眠不佳的人就不一定了。尤其有的老年人,运动过度,膝关节磨损导致不能正常行走。

还有的也承认脑力运动,思考、学习、写作等,适当用脑,能让脑子越来越灵活,用多了也会感觉效率低下,神不足了,通常睡一觉又能头脑清醒,高效用脑。气不通,气不足,也会影响脑力运动的效率。劳逸结合,就是让我们注意这些方面的度,取得平衡。

心理精神层面,一般与心、性有关,禀性与起心动念,都是能量的运动。前者是能量运动的惯性模式,后者是心动、念则动,气随之而动。更多的动还包括我们日常与人的言行、习惯等诸多方面,几乎只要是个大活人,都在不断运动

如果我们的所耗之能太多,不足以抵消所聚之能,整体还是消耗状态,生命趋于衰减。我们的运动到底是聚能还是耗能,需要我们自己去感知。比如,上周跟朋友聊天,聊到健康时,介绍了自己最近对健康的感悟,朋友从没听说过这个思路,表示愿意约再交流。那次运动感受到认同的能量,状态也好些。

而有的交流后感觉到的是状态变差,耗能了,也反思原因,总结调整,争取下次少耗甚至不耗。

嘉宾n

您认可生命在于运动吗?运动适量吧,过度运动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我典型的气缓,运动量少,还经常不动脑,也导致长的胖。我觉得生命在于运作。前半生听父母的,运作自己,家庭,健康,亲子,没运作好。现在学了中和思维,跟着各位老师修行,悟道,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找出现问题的点,及经常堵的同一个卡点。随时修自己的禀性,调整自己的模式,遇到事情,停下来思考,比如我的禀性中,要表达自己多能干,就已经离道,身边人,跟我交流不下去,先生说:你学中和思维,只要管住嘴就行,孩子说:你自己还不是那个鬼样子。到哪里都不得气,气堵。后面停下来思考,我缺少水的谦卑,凡事求好,求完美,求认可那是有毛病,遭凶。赶紧调,从此少说,多听别人说,多观。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用自己学的中和思维随缘积德。从此管住嘴,少耗能,多聚能。

点赞:

找到偏差才是新生态!从此管住嘴,少耗能,多聚能,随缘积德。

嘉宾y

老师们分享关于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聚能找到感觉,还记得前段时间看新闻华为公司监事会副主席丁耘经常参加跑马拉松,53岁因跑步28公里突发疾病去世。真正的养生是悟道和积德,少耗能多聚能,精力导向6:3:1。分享最近发生的案例,有偏差请各位老师指点:

有形生命聚能:因为在门市已经慢慢养成午休的习惯,地上一张垫子,桌上趴着墙上靠着眯一会身体感觉充了电,下午精神好。伙伴们经常问您们杂个睡的着哟,他们平时都没午休习惯。最近一周左右发现几位伙伴开始午休,晚上睡眠不好的中午也在尝试闭目养神,都说眯一会状态是要好一些。

无形生命聚能:今天周二上午共学主题是:亲子教育课件-随时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伙伴们大部分都有孩子,有需求,探讨交流各自案例,反思带孩子思维思路的偏差,整个交流过程氛围轻松自在,欢笑声一片。

嘉宾j

最近尝试将骑电瓶车去的地方改成骑自行车,有一些运动的体会。首先是时间基本单边半小时内,其次骑得不太快均速最省力,再者边骑车边唱歌心情很舒展。骑了两天下来,感觉运动量比以前多但又不过量,骑了下来有点微微汗,气血也通畅,人很舒服。现在看来以前的运动量还是少了点。

同时发现骑自行车还磨自己的性子。骑电瓶车很快,而且自己不用费劲电门一踩就行了,相当于不用付出就能到达目的地。骑自行车要一脚一脚蹬才能前行,要想快就要使劲蹬,身体就会很快出汗,而且人处于追赶的状态。所以只能耐住性子不去追求快速到达,于是边骑边唱歌,发现很快就到目的地了。时间上比骑电瓶车慢10分钟左右,比赶公交车快15分钟左右,钱也比坐公交车省,运动效果目前最佳。长远和整体效益评估为最佳。现在也比以前更有评估意识了。

嘉宾a

J老师,我也是根据情况,决定出行方式。尽量考虑省时省力。运动还是带给了我好处的:读书的时候,因为跑步提升了自己的免疫力;上班以后学会了游泳,那时露天泳池洗冷水澡,有段时间每天游泳很少感冒。我也在反思,最近这几年没有游泳为什么也很少感冒,运动真的解决了我的免疫力问题吗?

嘉宾f

我理解的生命在于运动,或者生命在于静止,这些说法都是一个概念,要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并不能当做一种普世价值。很多人容易被当做框框来执行,最终还是需要以精气神来检验效果。我曾经走过两个极端,一是因为自己受了生命在于运动影响,觉得自己运动不够,就每天给自己制定运动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一些效果,但运动后反而让自己昏昏欲睡,没有精神,而且感觉有点费时间。偶尔的停止执行计划反而让自己感觉到焦虑,从而觉得精气神更差。后面就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受生命在于静止影响,干脆不运动,更多的是通过静坐的方式调整自己,好像也有点效果,但时间久了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肺功能没有很好的激活,整个人不怎么有活力。有时稍微跑一下去追公交车就累得头晕和气喘。

经历过以上两个阶段,最近我对气的体会越来越有感觉,我觉察到自己的气经常在胸口上窜,是因为自己容易动念导致,就从心和气上去调整,也从破自己的框框上去调整。所以近期就发现运动与否没怎么改变,我的精气神却越来越好。

自己长期有背痛现象,近期通过对气的体会,发现可以睡眠调整缓解背痛,如果睡眠质量好,气补够了,早上起来就不会痛。如果头天晚上我睡前预设了太多目标导向,或者做梦了,就会睡眠质量不好,导致第二天早上起来背痛,如果再加上受早起的框框导致焦虑影响,就会痛的更厉害。

运动,更多的是让大脑有效的运动,尤其是多在道上思考,如这次中庸课讲的道前定,思前定,事前定,行前定。从而做到精准动念,也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多数人都只关注到事和行上,动念不精准就耗。

嘉宾L

F老师,周五老师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比到套,要根据自己的精气神是否充足来衡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嘉宾x1

您认可生命在于运动吗?我现在的运动基本不刻意,善巧方便通过骑车上班或走一段路运动,边走边拍拍手,能感觉到身体微微发热。

自我体会大脑的运动比身体的运动更重要,之前有过很明显的体会,只要一放大假没事做就不动脑,我就会睡眠过多,导致头昏脑胀,一身酸痛,白天也会昏昏欲睡,以前不知道原因,就强行在第二天晚上睡得很晚,打破这种模式。现在才知道是因为平时工作目标导向耗能太多,放假就想休息,但又不懂生命规律,睡多了做梦更耗能,后来调整困了就睡,醒了就起。更重要通过发生的小事去反复琢磨背后的原理,与老师们讨论思路及偏差,感觉头脑更清醒。

大脑的运动体现在思维模式,认同L老师去除杂念的心静,这样才能静观,从而动善时。今天团队伙伴们共学德智不二教育第十讲《随时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时,感觉自己很放松,没有之前杂念,小伙伴们分别分享自己带孩子的案例时,先静静的听他们分享,体会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起心动念。一位伙伴分享孩子班上的班长分享学习经验时说每天回家都是打游戏和玩,孩子说不可能。我则顺势引导,孩子在思考,值得鼓励。我们不谈论是非,而可以像影视人生一样来观班上的同学,与孩子一起讨论每个同学的禀性,观人心人性,慢慢提升自己的思辩和心智成长。感觉到伙伴眼睛有些发亮,非常认同,准备回去与孩子重新讨论,感觉到一种能量的流动。

嘉宾s

我刚刚突然想到了,生命在于不折腾,一折腾就耗气。

嘉宾L

您的生命状态到底是聚能还是耗能?衡量的标准就是精气神是否充足。我理解通过运动保健康属于外求,可以调整气不足的问题;而通过聚能保健康才是内求,可以调整气不通气不顺的问题。只有气足且气通健康才能持久。

嘉宾b

生命状态的激活需要一定的活动和活力,今天晚上组织养生沙龙,期间有2位老师状态不好,处于感冒的边缘,在讨论互动中,她们参与了讨论动了脑通了心之后,顺带身体也热了。讨论结束后,她们的状态明显改善,症状减轻。

主持人:

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话题大众化,大家的参与性很强。而且从今天的探讨看来,大家运用中和思维养生都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不过建议各位老师,经营健康,最好直接运用中和思维养生的思路,绕开常人的健康模式,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从养生的现状发现,大部分老师对于流行的健康模式都有保留,因此虽然说的好,实际效果并不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健康状态,评估一下,自己的气通气足情况,打个分,为上工治未病打下基础。

来源:中和思维书院      时间:2022-11-11 23:27:0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