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关键词:系统 系统排列 心灵成长 心理咨询 心理学 团体辅导 家族排列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内训
  最新课程
  《破译家族密码》文章学习
  《探索癌症背后的隐藏动力》
  《情绪调节技巧》
  沙龙暂停通知
  《引导家长和孩子做好情绪管理》第…
  个案处理:《揭示家庭隐藏动力,重建…
  推荐阅读
  爸爸生病的原因
  如何成为一个温柔智慧的女人
  如何不厌学?
  吟唱舞动迎中秋——心桥沙龙小记
  为什么我不想谈恋爱?
  场域动力生命系统整合个案探索
  中和思维
  如何守住初心?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十):如何引…
  经营健康之(四):如何提升免疫力?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可持续能量账户?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一):如何理…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九):如何减…
  家庭排列
  去伪存真
  家族系统排列常用心灵对话关键语句
  家庭系统排列的基本概念
  激流暗涌:浅谈系统排列的风险(最新…
  家族系统排列在墨西哥和中美洲
  大乘佛教与系统排列臆谈(系列原创专…
  个案分析
  力量和爱一起回来了
  爱,越位了
  爱在传递
  妈妈:靠近您,温暖我
  凭着爱
  春天里,奏响爱的旋律
德智不二中和教育之(七):如何避免孩子任性?

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169】:

德智不二中和教育之(七):

如何避免孩子任性?

讨论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今晚的主持人王林,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周二话题的讨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

今(2022927日)晚我们探讨交流的主题是:德智不二中和教育之(七):如何避免孩子任性?

今天话题的一个场景:一天上午,地铁上乘客少,在停靠站台车门打开时,突然听到一个56岁左右的男孩说:你不给我,我就下去了,男孩就往车门口走。坐我旁边的一位女性说话:过来,妈妈拿给你耍,接着妈妈把手机拿给小男孩。外婆在旁边说:咋得了哦,光耍手机。一会儿,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找到妈妈:我也要手机。小女孩说了二句,见没戏,就不说了。

上一话题我们交流到:抉择能力是心智成长的标志,滥用选择权却是任性的标志。前面的场景,妈妈选择权的放任,孩子把妈妈的教育模式吃透了,后果就是孩子的任性。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家长的选择权和否决权如何有效结合运用,避免孩子任性,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通过您的分享,共同受益。

嘉宾j

今天和女儿讨论了茉迪的彩色小屋,茉迪如何将一手烂牌打好,就在于其选择权和否决权有效结合运用。茉迪选择的是靠自己活出来,不依赖别人。当哥哥查尔斯告诉茉迪将祖屋卖了,今后只能寄人篱下在姨妈家生活时,人心死道心活。拒绝继续寄人篱下的生活,选择走自己去工作养活自己的窄门。虽然自己内风湿疾病让手脚不便,相当于是残疾,虽然姨妈家的环境很好,有花园,二层楼的小洋房。

并且一直选择的是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这条路。最终做出了自己的场域,活到了67岁。对应到现实生活,选择走吃福利的路还是自我创造的路?比如在成都静默时做检测是免费的,现在返校了要自己花钱,什么感受?

嘉宾L

我理解任性的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的背后就是较劲争输赢。孩子任性也与家长无限的托底和没有原则的妥协有关系。我从小也是比较任性的,仗着自己是家里幺女,父母的宠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通过哭闹耍横的手段逼父母就范,一旦父母妥协就会变本加厉。当自己读大学离开父母身边,这种任性有所收敛,毕竟除了父母没有人会为你兜底,就压抑自己。 一旦找到新的靠山,任性的一面就又滋生出来了。

嘉宾z1

让孩子体验和感受任性的不良后果及修性后的舒服效果,其间还需要事前情境归因,划分边界,因果告知,孩子选择,并承担因果,引导+激励。

周一爸爸出差一周,周六便提前与孩子协商这周怎么应对、规划,比如早餐谁做,共识他打豆浆,我提供包子等主食;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出门,怎么出门,晚上几点洗漱,几点睡觉;作业怎么完成,何时完成等,我们把可能想到的点都进行了协商。

以前,没有爸爸,孩子难以独立完成作业,没有爸爸叫洗漱睡觉,孩子没法启动这个程序,没有爸爸在身边给他说话,他没法入睡,即便爸爸说了有事不能陪,他也不能自己去睡,会拖很久……   孩子依赖爸爸,爸爸更要管理孩子,两人在一起,又喜欢,又烦恼。 

在前段时间,尤其是疫情期间,与爸爸沟通,爸爸有所意识,需要培养孩子更多独立性,但跟自己原有的观念又有些矛盾,还有一些卡点,他走之前让我放手实践,我告诉他尝试一下,有偏又调。

通过昨天和今晨孩子的状态,还不错,我下班前已完成了作业,回到家,主动看时间,见有时间和精力,便探索了他的新乐器口风琴和钢琴,尝试了右手,左手,双手弹奏,能感受到他的平静、专注,这很难得。到了8点半,主动洗漱,完了发现还有时间和精力,便研究起闹钟,因时间到了,为了保证睡眠,去睡了。虽能感觉他有点惯性想人陪,在门口迟疑了会儿,我当作没发现,也去洗漱,大大方方给他道晚安,他最终自己关门关灯入睡了。今晨自己起床,滤了豆浆,吃早餐。因昨晚和今晨孩子状态都不错,便给了孩子多一个的选择:可以吃他爱的月饼,(原本早餐是包子),他很开心。后来也按照约定的时间出门,一切都很和谐,孩子的状态自始至终都很平静喜悦,不似之前常看到的垮着脸,与之前判若两人。这次孩子有了初步没有人给他安排、加码的轻松平静,自己调整改进、自立的突破体验和感受,也许还要多次这样的体验,才更愿意修性。

由此也体会到,家长意愿太强,安排孩子做这做那 ,孩子形成依赖,主动性被扼杀,还容易压抑,大了要么抑郁,要么叛逆。 

点评:

从整个叙述看来这个孩子并不任性,所以孩子的不良习惯是家长惯出来的。这次的效果能不能长期保持,那要看家长还惯不惯孩子z1老师能迈出这一步很不错,不过离修性还有很长的距离。再说选择权和否决权怎么体现呢?

嘉宾j

还讨论了城堡里的小男孩故事,同情是在什么时候可行呢? 通过这些交流讨论,让女儿对道有所感悟,今后人生的选择权与否决权就成为她自己可以操作的了。

嘉宾w

J老师说到的《茉迪的彩色小屋》,对应《隐入尘烟》,两个女主角不同的人生运作,茉迪的运作是出色的,茉迪一是减少对家庭的依附,能够行使选择权。二是有自己的场,掌握否决权的主动。三是情缘不绑架,就不会出现担心等情况的耗能。

嘉宾j

是的,w老师。反观我自己的人生运作思路是:有山靠山,无山自担。一旦靠山了,就弱化自己了。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一定要把自己活出来。无山自担又没有如茉迪一样做出自己的场域。

嘉宾x1

人为什么会任性?我体会任性是因为能够得到好处,如果没有,没有人帮你兜底,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茉迪无待,而且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需求,能够踏踏实实地向自己方向努力。

任性的人心里想破格获得好处。也有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希望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果家长能清楚这点,就要能够有效的实行否决权,要想过好日子就要让孩子自己努力去争取。以前我不明白,以为爱孩子就是给她好的生活条件,结果是心智没有成长起来。

点评:

三位老师从《茉迪的彩色小屋》和《隐入尘烟》的对比中,可以发现选择权和否决权的体现,这样探讨就能深入体会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的意蕴。大家都可以试试,将自己的体验与影视人生结合,更能有效的领悟教育的真谛。

嘉宾z2

如何避免孩子任性?任性一是和禀性有关,二是和生长环境有关。禀性的漏通过心智成长可以逐步调整,我家孩子原来很倔,后天通过学习中和思维,明白任性会对自己整个人生造成很大影响,不能积德聚能布场,而人生的幸福又是场域大小决定的,就慢慢一步步调整过来,还需要继续努力激活内动力。还有一种是一味的爱的满足和迁就,导致孩子放纵,由到性子来。今天从一个摊贩过,老板说我这卖的东西容易碎,有的小孩就是来弄,招呼都不听,家长看到也不管。中和思维倡导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留好印象,为自己拓宽人生路!

点赞:

大家可以将z2的思路和自己的体验作一个对比,看看哪个环节有漏?

嘉宾x1

学习了中和思维,有老师也说我很任性,反省后才知道因为自己任性的行为,就会随心所欲,只关心自己感受,很难去关心,帮助他人,不会谦让他人。最终导致同伴远离,很对与别人建立合作协作关系。这是我需要调整的。

嘉宾d

我的体验是:现在的娃儿大多都比较任性,一是爱的教育的演化,二是娃儿本身的禀性,三是环境影响。

我有两位学生,其中一位第一节课过来上课,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眉头皱起,不开心,然后陷入情绪,接着就来问我这个问题该如何做。第二位同学跟他差不多,一遇到问题就哭,然后过来问我怎么做。

我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都是直接给他们个解题思路,但这次忍住了,因为我发现,这个是娃儿的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习惯了,我如果不去转变,肯定效果不好。于是我便跟他们沟通说,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主动去探索,不在于是否可以把问题做对,这个班级培养的是愿意主动探索的学生,你看那Z同学,她也不会做,但是她依然在探索。这个叫争气,如果你选择放弃,那你这节课就没得收获,我也帮不到你。如果你探索过后,我可以帮你去验证。

第二位同学的情况类似,都是依赖惯了的。这样持续了几节课,就有所转机,发现两个娃儿就算遇到困难了,也没有陷入太多情绪,主动去探索了,等后面再过几节课,已经慢慢能靠自己探索出来了部分问题,这个时候我便认可了他们的进步,当众表扬了一下。效果就好多了。

避免娃儿任性可以让娃儿体验任性带来的后果承担一定的代价,拒绝兜底,超越同情。正向激励主动积极的作为榜样。还有我们自己的场域经营它的时候自己心里要有数,培养争气的,就会顺起来,这便是我经历的一次避免娃儿任性的案例,如有偏差还请老师们指点。

点赞:

D老师还没结婚就这么会教育孩子!他和z2老师的思路相似,因此有效!

嘉宾z2

D老师讲得好!营造一个争气的场,正向激励,孩子任性没有好处自然就不去了。家里也是一样,我们家里鼓励激励争气的,营造一种良好的风气氛围,也可避免孩子任性。

嘉宾y

如何避免孩子任性我的理解是:家长平时不要太过于娇惯孩子,要给于正确的引导。家里实行机制,疫情静默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在家,做饭洗碗问题事前约定机制,买菜的不做饭,做饭的不洗碗,不买菜不做饭的洗碗。开始一两天运行的还可以。偶尔我因线上工作忙,与先生沟通协调交换,孩子上网课做饭时间不合适,就选择洗碗,遇到周末没有上网课就正常运转。偶尔轮到孩子耍赖不想做饭只选择洗碗,父亲会去兜底做,该孩子承担的责任洗碗不变。我不干预,坐等吃饭。静默期间我们都简单自在,各做各的事。

嘉宾z1

今晚下班后,我把老师发到群里的关于孩子没交作业的情况跟孩子说了,看了,孩子说老师并没有说要做那几页,我接着问:那打算怎么办呢?看他没反应,我又问:现在有几种选择,每种选择可能的演化后果你是否知道?他说知道。我又问:你打算选哪个?孩子说还是做吧。但还是有点迟疑。我又问:什么时候做呢?他起身去做作业了,全程我做我的事,他做他的。后来,我与一位老师语音交流,他很开心地过来跟我说,他去睡了。

全程我没有自己的意愿,他做怎样的选择都行,后果自负便可,我也不兜底。这样,家长不兜底,孩子减少依赖,便能减少任性。

嘉宾x2

D老师的分享很有同感,体会任性就是任着自己的性子,任着原有思维程序的运行去处理事情。团队中有个伙伴很任性,自我意识特别强,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工作很难改善,而且依赖性强也不敢担当。公司通过了情缘(以前很想帮她),超越同情,营造激励积极主动的场域,并正向激励其他做得好的伙伴作为榜样,同时以正治国,指出她的问题与偏差,现在一点一点的改善。

D老师有一次问过我的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时会不会有情绪,当时孩子说不会,当时我还不太明白。通过这次中秋销售和售后工作体悟到了,没有情绪时,我们会灵感丛生,神经会重组,应对会更灵活。当我们遇到问题任性情绪时,大脑会不知所措,会卡壳。

周日孩子返校要提交健康二维码和打印离线二维码,一个星期没用了,要重新登陆,但不知什么原因就是不行。当时明显感受到他有情绪,我没吱声,只是说应该还有其他办法,但当时他在情绪中,着眼于问题中,跳不出来,后来冷静下来后想到用家庭健康码。晚上回家跟我分享,在上学的途上,冷静后还探索到离线二维码可以有一种永久有效的方法。激励他的同时笑着告诉他,终于明白为什么D老师问他遇到难题会不会有情绪了,他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

点赞:

请看,英雄所见略同!尽管面对孩子任性大家都各显神通,不过深度不同。

嘉宾w

我的思路容易主动帮别人兜底,自己的心思又细,兜底还易被说操心多了,今天学习几位老师的分享,要修自己禀性的问题。

嘉宾n

如何避免孩子任性,两三年前 女儿很喜欢到同学家里玩,我不同意,她到了同学家让同学妈妈给我打电话,我不好同学妈妈的面子说,让她6点半回家吃晚饭,结果她在同学家吃了晚饭,说再玩一会儿回来,晚上9点都没回来,同学妈妈打电话来说,她们玩的很开心,晚上让女儿跟她女儿睡。我一次次的妥协,让孩子尝到了甜头,后面我不同意她在同学家睡,过去把她接了回来。不准她到同学家玩。结果,她不到这个同学家玩就到那个同学家玩,搞的好恼火,经常从外面回来还要晚上去接她。今年放暑假,她又约了到同学家玩,女儿跟我讲,妈妈,同学过生日,我们约了陪她一起过生日,几点出发,到哪里坐车,坐几站,到哪里下车,几点到,在哪里会合。都说的清清楚楚。因为之前跟s老师交流过这个事情,s老师让我自己找原因,后面我反省是家庭氛围不太好,孩子缺爱,在外求,危险。后面我想想,孩子有这个需求,强行阻止,她还是会偷偷摸摸的去,与其这样,还是让她去吧,我们三娘俩约法三章,去同学家可以,规避哪些风险,例如坐电梯呀或路上注意事项,不可以在同学家制造麻烦,有什么情况,立即给妈妈打电话,晚上7点左右到家吃晚饭。如诺不遵守规则,一人罚款20元。她们就高高兴兴的坐公交到同学家。晚上6点半我给女儿打电话,让她准备回家,结果女儿没有接电话,她是让同学妈妈接的电话,同学妈妈说留他们吃了晚饭,看一集下午没看完的电影,同学爸爸送她们回来(这回女儿跟我讲,同学爸爸是消防队的保证她们的安全。)我不好反驳。晚上,大概8点半还是9点,同学的爸爸把孩子送回来。我也没支声,孩子感觉不对,就自觉每人罚款20元。我知道 她们很心疼,那个时候,她们手上还没什么钱。后面钱多是暑假挣的。从那之后就没再约过到同学家玩。后面我们沟通这个事,孩子说:也不知道怎么就不想去了。其实我知道是我们家的场域变了,妈妈进步了,不在整她们了,她们也不往外跑了。孩子是希望,父母是土壤。避免孩子任性,土壤很重要。

主持人: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来,N老师这个案例太生动了。她的特殊之处在于:1、这是孩子的一个转变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件事。2、她通过反省发现了问题的根源,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3、她也从家庭场域缺爱入手,而不是所谓爱的教育。

结合前面三位老师的思路,您认真体会,就会发现他们思考问题更有深度,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其实每周的中和思维交流探讨,不仅仅帮助大家理清如何运用中和思维,还能够帮助大家训练思维和辨别能力。这种思辨力的深度,甚至花钱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也未必能够达到。

所以建议没有机会参加中和思维交流探讨的老师,最好把每次的点评和点赞反复研究一下,这对于大家提高思辨力,深入学习运用中和思维可能是一个方便法门。

来源:中和思维书院      时间:2022-9-30 12:49:35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