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149】: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十九):
《道德经》“以其无死地”的体悟。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今晚的主持人王林,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周二话题的讨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
今晚(2022年5月10日)我们探讨交流的主题是: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十九):《道德经》“以其无死地”的体悟。
今天的话题源于《道德经》第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如文中所讲,善摄生者一路都不遇危险,能趋吉避凶。今天,我们来讨论“以其无死地”的体悟,如何运作到无死地呢?探索既不是置于死地做无谓的冒险,又要激发生命潜能自我革命改善人生,通过您的分享,共同受益。
嘉宾w:
无死地,首先要突破自我。万无一失是我这些年的运作思路,高成本去求“无死地”,这种求的关注点不在场域而在自己的得失,最明显的表现,有想法又不敢说,说出来绕一大圈又没有说到点子上,常常是别人不知道我想说啥,效果差。之所以这样,就是在说话过程有顾忌,给自己留余地,怕说错担责任,表面含蓄实际心虚,没有价值的圆滑反而求不到“无死地”。要突破就要挖为什么顾忌风险的源头,有禀性的因素也有个人得失的放不下,最近的事情有一些突破,也在观势观人找到了一些感觉,能够接纳评估风险。
其次要惟道是从。人的命运是建立在天道上,而世间法则多是人道。世间法则是论资排辈,以资历深浅决定在团队的“位”,这个是用生命熬出来的,不是靠聚能的“生生之厚”,为了维护自己得到的“位”当然会与危机博弈,博弈的对立会结怨,无死地就难了。中和思维的自组织生发机制,以合道程度产生的引力,以帮助别人得到认同的聚能,利益众生不以功自居,以德建立在场域的“位”,“不自生故能长生”,这个“无死地”是惟道是从行出来的,
第三是减少对世间的依赖。“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师指导我之所以突破不了自己,就是不敢拼,是我自己牵绊的东西多,关注的得失多,怕吃亏、怕失去、怕风险,所以给自己留余地。减少对世间的依赖是一生的功课,要努力去突破自我。
点评:
这三点,理论上抓住了关键,不过实践上不精准。
1、突破自我的前提是为而不争,积德布场,就不用圆滑绕圈,而只需圆融聚能;
2、惟道是从的前提是预估风险,观势观人,就不用顾得顾失,而只需坦诚设防;
3、减少依赖的前提是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就不用怕这怕那,而只需充分发挥。
嘉宾B:
对《道德经》第五十章中“以其无死地”的体会是:如何活出来,如何让生命往生的方向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如何真做到生生不息,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人生可以说稀里糊涂,迷迷糊糊,始终未能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好在接触上中和思维:使得自己对未来的人生方向有了清晰的定位,定位即是如何活出来,老师常讲换个活法,如之前的意识形态是要做一个“好人”出自家庭教育,学了中和思维后才知道做好人“合道”与否是关键,忌做“烂好人”。所以直至当下不想再做之前那个“我”,想彻底按中和思维模式对内在生命进行彻底改版,就当过去那个“我”死去,用“必死”的心来改这个程序,纵使这个惯性再强,我想只要有这个决心迟早一天把程序成功改版,活出“真我”,就如现在中和思维日益兴旺,真正做到了生生不息,并且在各领域均有涉及,若未来大家都能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在一起这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从而解决各种难题,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世界都将影响深远。
点评:
赞!潜力很大。
嘉宾w:
B老师说的对,命好靠场,人生方向明确就有动力,就知道怎么把自己活的更自在,营造自己的场域。最近与一位年轻人交流,生活环境不错,被约束少,但存在失眠、焦虑,人生方向的迷茫,没有动力,交流中没有感觉到对方有快乐。我也在想,啥原因呢?现在教育的“无死地”是家长包办的,不是孩子自己探索出来的,所以不知道自己如何经营人生,没有找到成就自己的动力。
嘉宾e:
我理解的要做到“以其无死地”就要用心态1.1∶1,积德、聚能、扩场。
嘉宾w:
E老师说的对,心态1.1∶1在养生的运用效果好。
嘉宾x1:
我体会这与潜意识里的原生动力有关,如佳片“苏丹”,在擂台上没有保留地拼命,如此“以其无死地,”就能拼出来。也是“人心死,道心活”,这让我想到老师一次讲到游泳,当被卷入旋涡冲到下面时,拼命挣扎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命”,如果我们做到放下一切,“以其无死地”,顺其规律,反而能够起死回生。
嘉宾y:
佳片《苏丹》里面的苏丹最后决赛就把自己置于死地,与自己较劲,争夺了冠军,追求爱。如果没有通过影视人生一次次跳出影片来提升自己的思维洞察力,就会认为男主角成了让人追捧的英雄,拥有了爱情靠拼得到了,影片完美。跳出来对应现实生活演化,拼命决赛战25场没有死也会伤残,拿到了冠军挽回爱之后的他们会一辈子幸福吗?
昨晚与老师们共学《人类简史》文章里的一段英语:现在人类已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能力,但我们仍然对目标感到茫然,而且似乎也仍然总是感到不满。我们的交通工具已经从独木舟变成帆船、变成汽船、变成飞机,再变成航天飞机,但我们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前往的目的地。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类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负责。我们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正因如此,我们对周遭的动物和生态系统掀起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但从来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学中和思维让我明白怎么改善命运用命来拼的思路方向,只有惟道是从,重新树立我对生活的三观。道的世界观:道法自然;道的人生观:惟道是从;道的价值观:不争而善胜。
真修实证点点探索中去践行:1.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慢慢探索从平时喝水开始,减少对营养及美食的欲望,饿了就吃,不饿不吃。2.对于家庭夫妻间,明白自己有自己的因果,充气以为活,不堵,不压抑,心态1.3∶1相处。3.对于孩子,不把孩子当私有财产,孩子现在慢慢长大了,从思维上引导孩子心智成长。4.对于自己的工作事业,放下了为了金钱欲望拼搏,把工作事业作为平台修性补漏,一点点探索积德聚能布场,践行中和思维所学理论怎么串起来,现在能慢慢理解并从中感悟到合道者亲及出世心。
“以其无死地”,不把自己置于死地去知天知人,修性补漏,让自己人生活的轻松自在有意义及价值。不然浑浑噩噩一辈子,枉来人间一趟。
点评:
赞!又是一位中和思维团队的后起之秀。
嘉宾w:
我理解的,“以其无死地”与“置之死地而后生”有啥区别呢?前者是道法自然运作出来,遵循天道规律,不争而善胜,漏越少越能左右逢源得到认同,所以到处都是四通八达。后者是断了退路靠勇气拼出来的,这种能够短期突破,但不长久。
嘉宾h:
以其无死地,我理解的是出世心,心无挂碍。我自己修行“以其无死地”的体会分为“外在场域把我托起”和“自己经营的场域”。每次状态不好,听完老师的课,或中庸班其他老师的课程,状态会迅速回归。特别是参加老师英语后备小组的课,大多数上课过程中,自己慢慢会心无挂碍,与场域同频,自己身心定和静。但是离开场域,状态维持不了多久就会打破静的状态,思绪开始动起来。
目前我在日常生活和睡眠中偶有体悟。当心无挂碍时,内心非常的宁静、自在,看着一个树,就感觉与其同在。有时候写反思、琢磨悟道时,悟通了一个事,瞬间能量注入体内。有时候与老师冲气后,自己心无挂碍的状态持续一下午。在讲课过程中,自己心无挂碍,随时洞察参与学习老师的起心动念,自己随势应对,自己心不发力,对方又感觉舒服,我自己整也很定和静,学中和学完后不但不累,反而觉得有种补气的感觉。
前几天,我经历了一次睡眠,睡前把心中挂碍发力放下,后来把志向欲望之念力也放下,之后浑身开始微微发热,从腿部开始上升到头部,慢慢地大脑不知不觉进入深度睡眠。1.5小时醒来后,恍如隔世,感觉整个人精力充盈而不思淫欲,神清气爽,与此次睡眠相比,像是好几十年没有睡舒服过似的。那一天讲完课声音没有出现气不足的现象,反而觉得气足,看书效率也特别高。反观日常,自己挂碍很多。后来我又悟道,顺其自然,顺着我的挂碍去修性。每次我有挂碍时,就去琢磨,梳理到源头,一点点把力的根源拆除。
我公婆和我爸爸之间有矛盾和心结,起源于2年前小女儿手指头被门夹断,双方老人因此发生冲突,从而埋下了心结,平时大家都避而不谈,但一旦我们回老家,就会刺激起情绪。最近和公婆关系非常好,就因五一假期回我老家,再次刺激起两个家庭场域的不良情绪。气的不顺,从我们决定回老家时,就已经开始在家庭中有意识流对抗,我自己没有觉察到。后来五一期间,公婆把意识流对抗发力过来,我不知怎么的,自己瞬间回到没有学中和思维的状态,与我爸站在一条线上,与公婆产生意识流对抗。
五一我们刚回成都家门,一开门公婆就把意识流的对抗发力出来说:“农村家里农活没做完,您们怎么就回来了,做完在回来呀!”“土鸡气味臭,还不如菜市场买的10块钱一斤的鸡肉。反正我是不得吃。”我心中不满,与其对抗。后来2天持续互相意识流“混战”,最终发展到小女儿晚睡是先生和我的问题,小女儿下午放学回家老人也不管,只管让孩子看电视,老人还把自己做得“无可挑剔”,每晚9∶00就睡觉,以证明自己给孩子以身作则做得好……。我上周六意识到自己状态不佳,于是快速梳理根源,找到我自己发力的点,自己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拆除,化解自己心中意识流对抗的原因。今早机会来临,和公婆共学老师养生文章过程中,花了一半时间来把此事冲气,刚开始冲时,公婆反应强烈,冲到后面,化解了公婆心中之气。公婆最后说:每个星期二学学老师的文章,就是浑身舒服,心情舒畅。”
通过此次精力的运作,我洞察到,一个人不合道的起心动念,不从潜意识层面下功夫粉碎修掉,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灭,只压在潜意识里面,变本加厉,随着因缘和合,等待着某个时机节点爆发,即伤自己又伤身边人。
点评:
中和思维幸福婚恋桥今年准备推选一个代表“和谐兴旺之家从我做起”,看起来H老师的家庭是潜力股。
嘉宾x1:
H老师心无挂碍,无待状态下,就激活了内心原生动力。
嘉宾z1:
“以其无死地”我个人的体悟是没有挂碍,不把自己当回事,以这种敢拼的精神去探索宇宙自然规律,去惟道是从。我因为平时多喝水,上周六出现了拉肚子,一天拉了8次,都是水样,我没有惊慌,照样工作,因为精气神和平时一样的,并没有出现精神状态不好,星期天照样拉肚子,只是比星期六稍微好一点有5次,这个拉肚子有点不一样的就是能憋住,时间不合适或则没有厕所,可以等。星期天晚上就出现不全是水了,有点糊糊状,星期一就完全正常了。期间我照样喝水,吃了一些孩子没有吃完的饭。今天星期二,还是多喝水,身体没有出现其他状况,依然正常。
嘉宾w:
Z1老师过经过脉的真修实证,学习了。
嘉宾b:
我理解的“以其无死地”是自己没有那么多思维的框框。我以前受“听话”的影响很大,是长辈心里的乖乖娃,虽然这样很受家长喜爱,但是自己很压抑。甚至是后面找男朋友的时候,也是怕“分手”,一味地付出,讨好,先生也确实很舒服,但是我自己不舒服,有很多压抑的地方。加上自己禀性里又心量小,常常自己生闷气,敢怒不敢言,然后常常消耗肺气,导致每年秋冬必咳一两个月。不管怎么吃药都没用。
后来听老师们的指导,意识到“听话”并不能长远效益最大化,便开始去突破,慢慢找机会划边界,同时扩自己的场,参加学习,有了多个场以后,家庭场对自己影响越来越小。慢慢地自己活出来了,抽出来以后,更能看到家庭成员的需求,再慢慢积德,现在相对自己活的比以前舒服很多了。
嘉宾w:
b老师说的对,“唯命是从”文化的演化,这个“无死地”是依附出来的,不是自己的场。要在家庭场域中让自己活出来,既要自我革命又不能与家人对立,有效积德重建认同。
嘉宾d:
“以其无死地”我理解的是怎么样都能活得出来,在哪里都有生存的空间。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减少对世间的依赖,包括对家人情感的依赖,减少对物质需求的依赖,减少对食物需求的依赖等等。做到这些,我们至少不会被外界诱惑,不会被套。
第二,我们要懂得避凶。合道者亲,背道者疏。跟不合道的人一起很耗能,也要远离喜欢搬弄是非的人。
第三,以心态1.1∶1待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给别人带去一点好处。
第四,就当自己是一无所有,一切从新开始,慢慢积攒能量(积德),精力导向把每天每件事都做好(安而行之。)
第五,学习水的智慧,和谐、谦卑、开放。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六,不要当救世主。原来我总把眼光投到别人的身上,总想用中和思维的观念去帮助别人,自己很耗效果也不佳。现在我把注意力收回来,先修自己。
第七,用能量的眼光看世界。做事之前先衡量一下耗能还是聚能,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点评:
理论分析很透彻,今后多在实践上下功夫。
嘉宾x2:
我对于“以其无死地”的理解是当我一无所有时,反而不会有任何的挂碍,更专注于我们既定的方向。十二年前在上班的公司所在岗位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提升的空间,跟老板申请调到销售部从基层开始做起,未允。刚好朋友想帮我,介绍与现在伙伴认识一起做事,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生意的我,想到三十多岁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可能这一辈子就永远循环现在工作了。在负债的情况下,下定决心辞职。这十二年踩过不少坑,吃过很多亏,但坚定自己的选择。
接触中和思维后,才发现为什么踩坑为什么吃亏,因不明因果,不懂演化,不懂自然规律,不识人心人性。“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太把自己当回事时就放不下,害怕失去,想要抓住,想要控盘,想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形成对立与计较。以前是“以其无死地”之心去拼去目标导向挣钱,现在需要的是要“以其无死地”之心去修性补漏,首先内观自己,以前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不认输,不认错。现在先认一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是自己的因果;其次不把先生与孩子当私有财产,不控制,约定每个人自己经营自己的人生,自己比以前更轻松,先生与孩子生发之气慢慢起来;与父母之间心态1.1∶1相处,该还的还,同时清除自己封建意识,特别是愚孝,父母虽然六十多岁,现在鼓励他们一起上个轻松的班,生命力反而比之前更强,母亲的身体也比之前好,也不像以前依赖我,经常听他们高兴的分享在同事、领导那儿都有好印象,体会到中和思维的能量养生。最近更深刻的体会到任何时候,做事时不是我想怎么样做或我的感受是怎么样,而是要放下吾身去体会对方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才有可能聚集人心。
点评:
很好!真修实证的体验,值得效法。
嘉宾w:
调三观改善场域,Z2老师中和思维用的好。
嘉宾a:
我看道德经第50章的原文和译文,看了好几遍,挺让我费解的。我理解“以其无死地”是个能量场,更像是暗物质暗能量,我们看不到,但是能感觉到。所谓命好靠场:让我们建立经营“场”的概念和思维,储蓄能量,让它流动起来,焕发或保持生命力,也就是能量养生。
点评:
对!是能量场。不过我们探讨的是自己如何营造这个能量场。
嘉宾m:
我体会“以其无死地”是一种生命的理想境界,是人生自我完善的方向。我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的:1、从社会法则来理解,“以其无死地”是人生的趋吉避凶之道。做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竞争中我们如何存活下来,就是不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或就算在危险的境地中首先想办法活出来。其次是按照积德聚能布场的思路,随缘积德,唯道是从;三是在明因果的基础上修性补漏,禀性中的每一个漏,情绪,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死地,这都是需要突破的。2、从善摄生来理解,“以其无死地”是养生之道,可以参照《黄帝内经》“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来养护我们的生命,既善于顺应自然规律摄取生命能量,不局限于现今社会所注重的营养,以能量养生之法养护我们的生命。3、从生命法则来理解,就是不断提高人生境界,既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成为无死地的摄生者,历史中那些死而不亡者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嘉宾w:
如同下围棋,活棋越多,根据地就越大,场域中的劣势就运作为优势,境界提升有助场域运作,学习了M老师的分享。
嘉宾u:
“以其无死地”的体悟,这两天在看佛陀电视剧,第二十七集悉达多看着摇篮中的婴儿罗睺罗,为什么我不能向他一样,不经历悲伤,也不知为何悲伤,我多希望这样一切从苦中解脱。去没有痛苦,只有安宁的地方。放下一切去寻找答案,中途他的哥哥借以寻找弟弟的名义准备害了悉达多,悉达多遇到路上的蜗牛,怕被路人踩死,蹲下身子把蜗牛放在大树底下的瞬间无意避开了不怀好意的哥哥。当心中放下挂碍,寻求安宁时,就以其无死地,逢凶化吉,无人,物,能伤害到他。
嘉宾x1:
“以其无死地”,也是场域动力,不是无谓牺牲,需要策略、勇气、决心。比如这次孩子在单位上同事对她提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但是处于一些原因,她不方便正面回答对方,最后就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然后因为她没有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可能她的解释也让对方不是100%的满意,就存在着一些误会。然后孩子就在想怎么缓解这种尴尬的氛围,毕竟每天都要一起共事。进一步想了一下,其实解开这个问题的只能是自己。如果自己把事情想通放下了,这个氛围就缓和了,也会带动这个氛围的变化。然后我让孩子进一步思考了一下尴尬的原因,是自己有顾虑有担心有恐惧,总之是害怕对方接下来会继续拿着这件事做文章。但是事情已经发生,需要调整心态去接受,于是孩子自己思考后告诉我,她从内心放下了纠结,接纳了对方的误会和情绪。接受之后,自己一下就感觉心头没有那么难受了,感到了一丝轻松,同时也对对方的反应和情绪有了理解,对接下来对方会有什么反应自己也没有太多情绪了。
嘉宾L:
我理解的“以其无死地”需要打破舒适区,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做到心无挂碍。几年前在我查出身体出了毛病时,因为心有挂碍和对死亡的恐惧,让自己短短一周就瘦了十多斤,经老师指点后对死亡的恐惧放下了,心结也慢慢打开了,放下自己心中的欲望,把自己养贱点,身体状况反而比我以前非常注重养生的时段好太多。
这段时间一直在体悟:让自己先静下来慢下来,心平气和。最近与我搭档的一个班主任因怀孕请假需要请老师代班主任,我有二选一的可能,虽说现在说的只是暂代一周,但后面肯定是带到高考结束,一年多的时间。因为提前有人给我说过这个信息,按我以前的套路,我不会拒绝甚至可能会主动凑上去,这次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自己的起心动念,也评估了一下自己的能量状态,本来上两个班已经是满工作量了,再当班主任,到高三就相当于上四个班的工作量,即使我勉强抗下来,对我能量消耗会非常大,关键对我改善人生没什么帮助,反而非常耗能。所以当领导找到我的时候,我就主动示弱推托了。
嘉宾a:
今天浏览了一个画家黄永玉的生平,他97岁了;活得生龙活虎的。在朗读者的节目中,似乎对死亡也有一些无奈,他的场域:执着、有事做、不怕事。他的成功更加证实了,成功=机遇+天赋+勤奋。“以其无死地”除了字面上死亡不去找他,还有坦然面对死亡的意思吧,也就是前面有老师提到的死而不亡者寿。
嘉宾U:
"以其无死地"我理解去年我喝水把自己健康从50分以下几个月提升到70分以上,那时候状态就有点“以其无死地”的状态。那时候我没有怕,没有担心,没有那么多顾忌营养够不够等等,所以效果很好!当我健康提升到70分以上后,自己就松懈下来,就怕失去目前的这种健康状态,担心营养不够等等,然后体重迅速上升,代谢更不良了。向一些老师请教,听一些老师分享,今天的讨论话题,反省我要继续突破自己,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才行,否则就会像温水煮青蛙。“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己修到什么程度,自己心里明白,自己不明白,身体都会显现出来。比如我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反例。
嘉宾i:
我理解的无死地就是遵循宇宙规律,惟道是从去修行,包括对自我的禀性与后天家庭、社会的融合。能惟道是从就舒服,不能就会耗能从各个方面体现出问题。像前两周老师对我的指导,也是遵循我们每个人在宇宙的规律去为我们指引方向,所以一下子就让自己轻松起来。
主持人:
“以其无死地”是人生的运作,要有敢于拼搏的勇气来突破自我,一点一点的布场,慢慢做大根据地,当场域中的优势上升,人生就会处处都通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