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交流探讨【0102】:
您怎么看待人情?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中和思维书院周二读书会主持人王林,通过向大家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周二话题的讨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
今天(2021年6月15日)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您怎么看待人情?
今天的讨论源于对人情演化的一个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情,不同时代的人情,不同阶层的人情,各不相同的演化。欢迎大家一起讨论,通过您的分享,帮助大家看清人情演化的本质,减少被无谓的烦恼困惑,让生活更自在轻松。
嘉宾w:
《人类简史》描述:人类的崛起竟然是因为会讲“故事”,会讲故事创建了越来越大的“合作网络”,这个“合作网络”可以理解为文化吧。不同文化演化的人情各不相同,不同文化对人情有不同的描述:
在农业革命前的狩猎者采集者没有金钱的概念,每个部落自给自足,只要有需要就自己去采集。虽然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以人情和义务组成了一种经济体系,分享着自产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原始的人情是在封闭状态为了生存的互补,没有价值大小的比较,没有亲疏远近的分别,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
东方文化建立的主要封建观念: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皇恩浩荡畏大人,克己复礼畏圣人言,形成顺从的弱势文化,弱势文化下的弱势群体占绝大多数,人情演化成了一种价值交换,成唯命是从的攀援,《红楼梦》对这种人情的表现有细致的描写,如贾芸找舅舅帮助,尽显人情冷暖。
西方文化的主要观念:适者生存、自由,人性平等,上帝救赎(博爱)。适者生存是狼吃羊的竞争,这种竞争模式下演化的是强势文化。强势文化的个体英雄主义,形成的中产阶级占多数,往往都各干各的,为了竞争形成摩擦,同时又会显现强势群体对弱者的临时救助,人情是一种攀比和同情。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对西方的人情有细致的描写。
嘉宾L:
我理解的人情是人与人的一种情分,而这种人情不仅存在于家人之间,而是在与邻居、朋友、同事等交往过程中广泛产生的。人情味重的人,往往对人的分辨心很重,对自己有利或有益的人,往往重视人情往来,而对自己无益的人很容易忽略。
嘉宾w:
L老师分享的就是现代社会人情的演化,在封闭系统,办事讲关系,到开放系统,信息公开,办事讲制度。东西方文化并存状态下的人情演化:讲原则更理性,攀比下的聚会多了,设套的人情多了。
嘉宾L:
对于我来说,虽然有时人情不练达,但也经常被人情所困扰。我从小怕欠人的人情,人情是种债不是空话,我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我曾经帮一个朋友的孩子免费辅导过学习,这对我来说很多时候只是顺便为之,但这位朋友非常客气,即便孩子已经毕业多年,逢年过节他都会带很多东西或是请吃饭,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还礼或是回请人家,可次数多了就有些吃不消了,每次就会为还什么礼或是吃什么发愁,久而久之就形成很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一看到他的电话就不想接,心真累。
嘉宾w:
L老师分享的这个事例,体会到我曾经对人情的思维模式:一是我帮了你,下次你就要帮我,下次会理直气壮的开口,如果对方不帮,还会记恨。心态1:1的目标导向。二是我认同的就帮,不认同的拒绝,这是用对人的标准做事。三是对我有利有用的就帮,目标导向的攀援。
嘉宾x1:
对于人情,我们生活有两种说法:人情味浓和没有人情味。人情味浓的人会很热心帮忙,有时甚至放下自己或家里的事情也会去帮朋友,而且有时感觉还很忙碌,到最后做成应该,如果一旦拒绝,别人会觉得这人没有人情味,最终没有好的结果,始终还是一种耗能模式。为什么会如此热心帮忙,感觉有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关注,潜意识也是有入世心和攀缘,希望某一天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救助。真正的人情味个人觉得应是通过提升自己能力,自己救助自己,世间没有救世主;再有提升自己的洞察力,按照助人三原则去助人,建立自己的场域,积累能量帐户,逐步改善人生。
嘉宾w:
X1老师引入的这个话题也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西方的个体英雄主义。东方的攀援依赖模式,两种文化下的人情都有缺陷,前者不利于布场,后者不利于发展。如何打破对人情的固有思维模式,帮助自己更好的改善人生呢?
嘉宾L:
X1老师说的我也有感觉,热心帮忙的人,潜意识中还是对对方有所求或是攀缘,就好比我帮了你,你就欠我一个价值不固定的人情,这是种交易。我记得老师曾经点评过:人情入世是圆滑,人情出世是圆融。但我对这句话还是没有能完全理解,还是经常被套起。
嘉宾x1:
在家里也是,人情味浓的一方会非常关注家里人饮食起居,过度的关注会让对方反感与感受到压力,产生对抗,家庭的共同兴旺,需要把焦点转移到自己修性补漏上,当自己的漏一点点补到时,身边人是可以感知到,会自然的认可,而完全不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证明自己。
嘉宾b:
我对人情味的一个体验,就是爱的有多深,很容易恨的就有多深。我们朋友他们家的人都是互帮互助,别人的事也特别上心,甚至会帮别人做决定,刚开始就觉得:哇,好暖心啊。但是长久了以后会觉得这是我的事情,我自己可以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然后这种念头升起来的时候,爱就转换成了不耐烦。另一个体验就是,看似热情帮助别人,当没有关注到别人不需要的时候,一是容易费力不讨好,二是自己求个安心,显得我很关心你。
嘉宾w:
B老师分享我突然体会到,圆滑的人情是客气,圆融的人情帮到别人的真心需求。
点评:
以心态“1.1:1”建场域,必须帮到别人的真心需求,可以看做圆融的人情。
嘉宾x1:
W老师,东方的攀缘依赖是我们几千来传承下来的弱势文化,是一种救世主心理,同时也希望救世主出现。当我们有依赖心理时,内心自主动力没有办法启动,存有侥幸心理,缺乏探索精神,做事修行都无法彻底。
点评:
东方的人情观为什么攀缘依赖?是因为人性不平等,奴才必须依附主子,靠救世主恩赐。弱势文化提倡“唯上智下愚而不移”,必然打压探索精神。
嘉宾j:
今天到一个培训机构分享:财富。整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财富的分配,当天道运转到今日,从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从物质社会转向信息社会。通过传统的人情交往来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已不足够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助人三原则中,对方真心需求,可以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生理方面的真心需求,有安全方面的真心需求,还有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的真心需求。生理方面的真心需求类似于财布施,而后面几个层次的真心需求类似于法布施。
点评:
由于上智下愚的等级压榨,弱势文化中的弱势群体占80%。弱势群体的主要需求在于生理和安全方面,知识分子更注重尊重,强势群体更注重自我实现。
嘉宾x2:
名著《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要与人打交道的,人与人之间总有这样那样复杂的利益关系,有着微妙的感情关系,有亲情、爱情、友情等。人情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一来二往慢慢就产生共识,共鸣和共享。
嘉宾z1:
前几天中午我堂姐给我打电话,说到我家里来玩玩,当时我想中午我要休息一下,孩子也要午休,下午还要办很多事情,我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陪她,我就给她说家里有点乱。她说:我已经到你家楼下了。我还是要打破人情关,我就说:中午我和孩子都需要午休一下,请您理解。晚上我还给堂姐发了一条微信,冲一下气。她说她非常理解我。
嘉宾j:
分享结束后,有一位得到我帮助的老师拿礼物感谢我,恰好我们今天有分享对方真心需求,我就结合着冲气以为和,当着这位老师的面看了这份礼物,发现不是需要的,就当场拒绝了,场面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尴尬。但是站在天道而非人道的角度,对方因为明道了,所以还是释然了。这样大家都不被人情所套,虽然现场有一点点小尴尬,但是过后大家都轻松。
嘉宾z1:
以前我可能就会勉强自己,现在就慢慢改变,但也不是让别人觉得是没有人情味。我觉得既打破人情又不让别人觉得你没有人情味,还在于平时有没有对他人做到心态1.1:1,只要做到心态1.1:1,自己打破人情时就不会让别人不爽,因为他觉得和你撕破脸对他没有好处,也没有必要。
点评:
对Z1老师的分享补充一下,所谓心态“1.1:1”可能是:平时堂姐经常得了些好处,所以抓大放小,才能自在。对J老师的分享补充一下,当着大家的面,与其拒了,不如转送给协助您的人。
嘉宾w:
J老师、Z1老师的分享,恰恰是我没有打破的人情关。
嘉宾b:
Z1老师、J老师,学习到啦,既有突破人情,又不让别人觉得没有人情。我之前听老师的情缘宜了,结果1.1:1没有做够,然后对方就直接跟我说没有人情味。
嘉宾x2:
这里面的确有着很深的学问,人皆有情,很容易陷入其中,被情所役无法摆脱,唯有突破出来。人要对自己负责,减少依赖,自立自强,才能够被他人真正的尊重。
嘉宾z1:
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只要我自己不去依赖别人,别人也就不会躲我。
嘉宾j:
站在人道看人情,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站在天道看人情,就会从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出发。
嘉宾w:
我原来下班几乎不在家里吃饭,工资变成了餐饮发票,把人情看成了生产力,看成了可以帮助自己的资源,有机会就攀援。最近几年,换了一种活法,中和思维提出的:减少对世间的依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人情从吃吃喝喝变成巧结善缘,减少人情的客套,切实解决对方需求。这种模式互耗少、做事省力,工作业绩增长。
嘉宾x2:
所以,首先自己没有情绪和委屈,能将世间事洞察清晰,就会不上人情套,能做到的做,不能做的说在明处。“天之道,利而不害”,做好自己,心态1.1:1利益众生,又不给他人添乱!
嘉宾z1:
我记得小时候,亲戚家请客过生之类的,我妈都不去,我也少了很多能吃好吃的和拿打发钱的机会,那个时候心里还是很不舒服和不理解的。妈妈说:家里条件不好,送礼还要耽误一天的做工,对于我们家来说耗不起。而我父母也从来没有因为过生请过客,妈妈说:我也不请客,也不欠人家的情。
点评:
好家风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使家庭兴旺。作风、风气一样,反之同然。
嘉宾j:
分享这个培训机构一位老师的人情运用:前两年一个学生以很优异的成绩从她这里升到初中了,学生的妈妈介绍了很多孩子来她这里学习。去年一位妈妈告诉她说有两个孩子要另外择校,这位妈妈说我绝对不离开你,结果今年最先离开的就是这位妈妈。可是这样的人情这位老师没有解读到,对方其实是借别人的意愿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位老师,平时的人情表现在不反对别人的意见,谁说什么都是好好好。可是没有自己的见解,如何能够让自己有竞争力呢?
点评:
建议这位老师:当时,优秀学生妈妈需付出代价。离开后,人气可以续存。
嘉宾p:
上上一堂课我记了一个问题“合道者亲背道者疏与人情味之间的关系”,只是没有轮到我提问就下课了。今天听了大家的分享释然了很多,我以前是个很情执的人,打不破情面,别人有求必应,结果自己好坏都答应,搞不定又苦恼。
嘉宾z1:
我还记得小时候,大伯父家过年很热闹。而我们家冷冷清清,年夜饭就比平时多了几样菜,妈妈说:弄多了也吃不完。我问妈妈:你们以前和大伯父家一起过年吗?妈妈说:以前是聚在一起过年,他们过年杀一头猪,我们家杀不起啊,所以就不去占便宜。
嘉宾x1:
从小父亲也教我们姐妹要自己争气,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但缺少场域观,现在调整思维模式,调整以自我为中心的偏差,关注身边人的真心需求,善巧方便给矛帮助,建立自己的场域。
嘉宾w:
我的禀性里有热情开朗型,关注人情,也常常被人情套起。
嘉宾x2:
中和思维讲情缘宜了,该了的人情一定要了。上周小姑子过生,我就与先生商量了一下,我借口有事就不去了,我就送她一份礼物让先生代表我们全家去祝贺,用这个时间为自己广结善缘。
嘉宾z1:
我们家亲戚过生不去,团年也不在一起,一般认为是不是关系就不好呢?恰恰相反,我是和家族关系里最好的。我总结就是:既不占别人便宜,又吃得亏。
嘉宾p:
现在学了中和思维,明白了因果,各自的因果各自了,不应该也背不了别人的因果,更糟糕的是阻碍了别人的成长进步。现在好多了,不被亲情所套,不被友情所套,不被同学情战友情所套,真的很轻松。重要的我觉得还是把自己修好,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让别人看到您真修实干的效果,最后也效仿您,那才是最究竟的爱。
嘉宾y:
对于人情的事例:一个做生意的朋友的亲朋好友要照顾他的生意,面子加人情他以成本价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他觉得这样对得起亲朋好友,亲朋好友肯定会高兴。结果事情不是想的那样,亲朋好友心里还是始终觉得他是赚了钱的,做生意哪有不赚钱的。委屈还吃了哑巴亏。没有因为人情而有情,反而大家心里不舒服。都被情套住。改变思维:真心需求,而不是被人情面子套住。
嘉宾p:
原来看到影视作品催情,不由自主的产生共情,现在我好像置身于外一样,不为所动。这对我来说,算是一个突破吧。我体会,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操作上要把握好分寸,循序渐进,要考虑到对方的接受能力,不能用力过猛,水滴石穿嘛。我曾经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生搬硬套中和思维,拿着中和思维当手电,还洋洋得意,结果弄巧成拙。具体操作运用要灵活掌握,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最省力,也效果好。
嘉宾w:
《中庸必随缘》第七讲:社会的孝道昭穆序爵序事旅酬燕毛。老师在给我的指导,燕毛(尊重老人),你在工作生活遇到困惑和难的事情就问你母亲,这样让她感觉受到了尊重,同时,在交流中让她找到获得感,有价值的感觉。现在物质丰富了,情缘宜了还不光是物质的孝敬,还有如何搭建平台成就对方,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修行,如我而言,就是修我的心态低位。
点评:
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搞定,其实与身边的人说一下,一、可以让身边的人理解您;二、说的过程中可以完善自己的方案;三、让对方体会到存在感。
嘉宾x2:
陷入人情大家都难活好,我们待人应生慈悲心而不是同情心,给人好处不如给予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嘉宾p:
X老师,就是常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陷入人情网里,被情所牵,让人失去理性,考虑不客观,造成失误再所难免。
嘉宾w:
前几天单位的文艺晚会,我和一位年轻人参加,我提前10分钟到,年轻人的位置空着的,快开始时位置被其他部门同事坐了,因为说了对号入座,我就提醒其他部门同事,别人就起来了。我打电话问年轻人,他说他看到位置上有人,已经找地方坐下了。我这个人情耗得完全不值得,这和我的禀性有关,喜欢干预和护短的思路。电影《教父》的一句话: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看清人情的本质,帮助自己走出误区。
主持人:
现在大家对中和思维“情缘宜了”都比较有体会了。通过今天的探讨,大家还可以把人情上升到文化的根源上。因为不同文化有不同人情,处理不妥就会受累。尤其在传统文化中,人情不仅有本能属性,还有社会属性,所以特别浓,特别深,对于人生,影响特别大。大家可以进一步思考:原始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有什么不同。因为当代世界正在转型,东西方文化碰撞出许多社会问题:婚姻、子女教育等等,您知道怎么化解吗?
2021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