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75】: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四):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实践中的运用?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中和思维书院周二读书会主持人王林,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周二话题的讨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四):“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实践中的运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源于《中庸》。从网上搜到的释义: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知识在于运用,博学在于笃行;知识很重要,见识更重要;要知识丰富,博学即可,但若没有审问慎思明辨的体会,知识就无法升为智慧,提升见识;无智无识,知识越丰富,知见就会成为拓宽思路的障碍。如何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从效果检验自己的智慧提升,把人生经营的越来越自在。欢迎大家参与,通过您的分享让更多人受益。
引言:
网上搜到的释义与《中庸》的本义相差甚远:网上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中庸》讲的是效法天道的过程。以“博学之”为例,治学求进重在博览群书,指向知识学问的积累;效法天道重在改善人生,关注宇宙人生的真谛。
嘉宾甲:
个人体会,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喜欢扎在书房做学问,而忽略将学问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致使学问成了纯粹的学问,逐渐失去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当中那个叫做魂的东西,中华文化也逐渐失去了生命力。
嘉宾乙:
“博学”是为学的第一阶段,意谓学习要广泛的猎取。我在爱好外的学习就是工作的需要,我曾经把工作需要的学习培养成爱好,执着于这个领域,通过这个领域的学习,让我也在单位里面建立自己的价值。一旦调整岗位,这个爱好就放下,这个时段的我,学习爱好的动力源于生存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与中庸的博学根本靠不上。
嘉宾丙:
今天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那个时候我的博学就是看了很多的杂志。读中学的时候,我妈妈是在收发室工作,杂志都会在这里汇集后发出。所以我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免费看很多杂志:有科学类的,文学类的,励志类的都有。
嘉宾丁:
对于学习,我认为从“学到”到“做到”还有一个过程,再到“做到位,运用自如”距离更远。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所学,并且依据效果来调整行动。
嘉宾乙:
这学期《中庸善养生》讲到,如果把人体分为内和外的话,外就是对信息的接收和对饮食垃圾的排泄,内就是对信息的处理和对饮食营养的吸收。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手机、电脑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我常和大学毕业的女儿交流如何处理信息,这个时候的博学就是要明白需要什么学什么,而不要被社会的垃圾信息、大众信息等等影响了自己的提升。
嘉宾丁:
您聊到学生时代,让我想起高中时,我的同桌看杂志,看很多课外书,看的速度很快,她的涉猎很广,但不在修性修行这个层面,也感觉不那么精深。当时看到同桌可以看这么快,这么多书,一时也想效仿,但发现这么快的速度,根本不知道在看什么,只适合看故事,没办法深入思考、领悟,真正消化吸收的并不多。后来,看到一位学者说,看书如果是快餐式的,定不深入,吸收不会多,于智慧的提升益处不大。
点评:
人人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要广泛的猎取”,无怪乎孔子感概“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和思维强调:博学只吸收天地人生一气贯通之道。
嘉宾乙:
“审问”是为学的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我在这个方面如果是面对“专家”,恨不得多问,有打猫儿心肠,这个时候运用的“审问”是目标导向,并不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基于目标导向的思路,以前的“审问”运用好与人较劲。
嘉宾戊:
我体会到“审问”也是学习,我以前学习只是听听课,根本不知道要提什么样的问题,感觉思路没有打开,只停留在某方面。有时候会只关注自己需要的点上,即使提出问题也没有普世价值。所以学习能把自己的生活和社会上的现象,都能够联系起来,去寻找解决方法,这就把知识学活了。
学问,就是要学要问,要问要学,但不是只关注文字的解读,我以前会只关注文字的含义,没想到把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上遇上的问题。现在学习中和思维后,才有了这样的体验。如学习道德经中的“曲则全”,我在生活中就会运用在与人相处中。所以,“博学”不是学很多知识,而是对所学的要深入理解,反复运用,开拓其深度,让自己思路更精微。
嘉宾乙:
“慎思”是为学的第三阶段,问过以后的总结。我在日常的学习也在总结,往往是总结以后的运用,自己常常陷入忐忑的心态,怕说错,怕担责任,别人一追问就紧张了,我体会的“慎思”不光是要总结,更要在运用中检验自己的成长,这里就需要禀性的突破,时时要观照自己的禀性卡点。
嘉宾己:
我刚才查了一下《中庸》,个人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既是嘉宾甲所说的,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行过程。因为,在《中庸》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几个过程之前,有一句“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个人认为,这里所说的“博学”,也不是漫无目的的学;如果遇到明师,就跟着明师学,如果效果不好,首先审问自己是不是理解不到位?做得不到位?
尤其是现今,我们面临的是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可以学习的知识太过浩瀚。个人认为:审问、慎思是在如何处理信息层面,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我们影视人生组,就是用中和思维的视角看电影,设想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个角色,如何能够运用中和思维从人生的困境中走出来。
嘉宾甲:
我以前爱读书,看的是书中的热闹,图的是阅读之后,心里当下的畅快,很少用书中的智慧指导人生。我现在才意识到那时读书仅是一种肤浅的阅读,只是为了寻求一种感官的刺激,根本不算真正的读书。正是由于那时对读书缺乏正确的认知,所以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致使思维层次也无法真正的深入。周日老师也曾经说过,他看书会提取有用的东西,自己拿来应用。当时我还在想,如何才能够做到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
嘉宾庚:
我看到嘉宾甲的分享,我有一个发现,我读书,我只读我需要的,不需要的我就没有兴趣,比如,读《天人之际》,我就反复读刘邦和陈平,因为他们两个的做法刚刚好是我的短板,我常常一本正经的,曲不了。今年运用了曲,效果不错。用过后又回过头来读刘邦和陈平,就更有感觉了。
嘉宾乙:
“明辩”是为学的第四阶段。我在“辩”的思路要不是陷入对错的争论,要不就是不与之论的压抑,现在比较突出的是说教,这个运用是我的短板,辩之弗明,如何辩,我需要提升的地方。
嘉宾辛:
我以前学习是学理论知识,全盘接受书本知识,不会去辨别和思考,更没想过真正的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偶尔用用,热情过了又回到原来的轨道。现在家里还堆了很多书没开封。
现在开始了慢慢学慢慢用,学到的那一点点用出感觉的时候,很兴奋,觉得很有趣,就更愿意去学。而且有些书或文章会反复的去读,每一次读的时候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收获感悟都不一样,有的能慢慢链接,或者无意识的生活中能运用一点。
嘉宾戊:
审问中也有慎思,我现在遇上问题会先自己去思考,再去尝试,没有效果再去问。当然直接问会更方便,有一次我与家人一起骑单车上街,结果家人骑车的速度很快,而我体力弱,再加上街上车多,骑车就很慢,眼见着家人骑在前面都追不上,我当时有情绪,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方仍表示不理解。后面咨询了老师,在开家庭民主生活会时,就提出来协商意见。如下次再遇类似情况,家人要骑慢点,或在拐弯处等待后,否则就不一起骑车。后来一起外出时,对方有了变化,比以前慢了很多,偶尔还会关照一下,不让自己离得太远,当时还真让我有些意外。后来,这样的方法我又运用在其他地方,效果一样的好。中和思维真是好用。“曲则全”让自己不再憋屈。
嘉宾乙:
“笃行”是为学的运用阶段。知行合一,老师提示过我的思路,没有行在道上。我在不同的场域思路也不同,在生活的场域,固有思维就多些。上节课讲到的:外示人道,内行天道。这句话是我学习的触点。自己的笃行存在依赖心理,遇到事情也总想找别人讨个主意。《坛经》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敢于尝试敢于打破依赖是我的短板。
嘉宾甲:
我也存在这样的短板,在行上面存在依赖心理。我有时在行上还不懂得变通,容易陷入死板的状态。书本上的知识不拿来用就是死的,拿来为我所用才是活的,才具有生命力。为自己改善人生学,才能知行合一。
嘉宾壬:
我是一个比较教条的人,一旦形成认知就不会变通。
嘉宾辛:
我也是,有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样应对突发情况。
嘉宾癸:
学习是学和习组成的,要学了理论再去实习,最后沉淀下来的才是自己的,我原来的学和习都在法和术层面,都在点和线层面。
学中和思维一年多,有次听老师讲:来中庸班先在道的层面走一圈,最后才知道自己从哪儿学起?怎么学?修行补漏才能找准方向。老师这句话让我触动很大。个人体会: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为了更加合道的修行补漏,从而让自己三架马车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最大化的具体实施方法。在看各位老师讨论的时候,自己在思考我的过往,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
嘉宾庚:
和大家分享我最新的体验:昨天晚上读心经,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突然发现,这句话是有逻辑关系的,观(用心观)——行——见——度脱(苦)。当我发现这一点后,心一下子亮堂了。
主持人:
通过大家分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实践中的运用,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千年的传承过程中,至今网上的解读已经越来越肤浅,这本身也是信息传递失真的必然趋势。所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真修实证,才能回归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引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2020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