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62】:
资源整合之(七):
探索如何超越自我的长盛原则?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中和思维书院周二读书会主持人王林,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今天(2020年9月8日)我们讨论的主题是:资源整合之(七):探索如何超越自我的长盛原则?
中国有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先辈创业,披荆斩棘,坎坷磨砺,往往守业比创业更难,后代的经营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思路,没有打造自身文化的特色,没有自我突破和超越的探索,就很难做到长盛不衰。资源整合我们讨论了六讲了,以老子经济观的六大原则为主线,讨论白手起家的创业原则,自主管理的省力原则,高瞻远瞩的趋吉原则,另辟蹊径的避凶原则,多赢共存的拓展原则。今天继续讨论如何探索超越自我的长盛原则?通过您的分享,帮助更多人受益。
引言:
“超越自我的长盛原则”这个话题几乎难以企及,不过我们可以化难为简,用三句话概括:一、抽百分之三十的精力拓场;二、挤百分之十的精力反省;三、从内心体验到无中生有。以下我们看看三句话如何体现?
体现一:
印度有部电影《厕所英雄》,讲的真人真事:印度的一个新娘结婚第四天就从夫家出逃,只因为不能忍受农村的如厕条件。当地的风俗,家中不能建厕所,女性一早到村外的树林中露天方便,为了帮助妻子在家中修厕所,男主人顶着全村的反对,宗教习俗的质问,最后得到多方的帮助,慢慢改变了家中长辈的观念,才把厕所修起来。家中建厕所,在我们看来是解决生活必需的一件事,由于当地风俗的习惯,变成了不可能。可见,要改变一个习惯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超越自我的难,需要内动力和勇气,这部电影男主人公的内动力是通过建造厕所,经营自己的幸福,勇气是敢于突破自己被当地风俗困扰的框框,把村里的女性都动员起来,大家一起改善生活,慢慢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实现了这个突破。
点评:
从上例可以体验到初级的无中生有。超越自我的难,除了内动力和勇气,更需要打破原有的观念,男主人需要顶着全村的反对和宗教习俗的质问。不过“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肯定成功,下面我们再慢慢琢磨其中的奥妙。
体现二:
A:中国有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守业往往比创业更难,后代的经营如果没有自我突破和超越的探索,就很难做到长盛不衰。“富不过三代”这个现象,对于先辈的行为,是熵减模式;而后代进入了舒适区,进入了熵增模式。可见,任何社会现象,也体现在自然规律中。
B:你说的对,舒适就是依赖,吃老本慢慢熵增,企业的经营和生命的规律有相同之处。
A:今晚的这个主题,非常棒:探索如何超越自我的长盛原则。是在原来六讲上的进一步深入挖掘,如果不这样提出来,我都没有往这个点去想过。刚才琢磨了一下,虽然熵增很舒服,但是相当于温水煮青蛙,想要超越自我长盛,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往熵减方向去努力。
C:人舒服的时候没有什么很大的感觉,温水煮青蛙,这种舒适慢慢影响着自己。这是慢慢退化的过程,但突然一天倒塌时,也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是什么原因,有的人会认为是自己倒霉而已,没有想到是慢慢演化过来的。倒霉时,如果能够反思,进行调整,就会有突破自我的机会,就怕那种自我安慰顺其自然的人,不去找原因,还给自己找理由。
点评:
从以上探讨可以体验到“挤百分之十的精力反省”的重要性。古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是反省的内动力,挤出精力反省,才知道修性补漏。不愿反省的人,即便听到“忠言”也会“逆耳”,自绝其路。
体现三:
B:2019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创立二十周年纪念日,马云正式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一职,阿里巴巴用文化、制度来保证公司的传承,马云表示:“为了这一天,精心准备了十年。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阵痛都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完成。每个人都需要走出昨天的自己”。突破要有放下的勇气,我们常说的空杯效应,不把自己的固有认知倒掉,怎么去尝试自己的突破呢?
C:现在中央提出三大作风之一自我革命,我们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拒绝自满、永不停滞。
B:最近的一些交流,有老师提到:我不招惹谁,又不去占别人的便宜,自己的利益别人也不要侵犯,只想自己过舒服点。这种心态“1:1”的思路属于好人思路,这种思路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下。这种模式下,对新生事物的变化,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下还停留在物资时代,物资拥有后可以一劳永逸的认知,封闭形成的认知会慢慢固化,原来过人之处的地方也会慢慢退化。
物资时代企业要的是销量,信息时代要的是流量,流量的标志就是越来越多的认同,辛辛苦苦打造的微信,免费给人使用,一旦使用的人达到一定量后,微信企业的价值成倍的增长。超越自我一定要看清时代的变化,信息时代变化是常态,打破封闭状态,运用心态1.1:1的模式,通过给别人带来价值,慢慢布场,这样才能长盛不衰。
点评:
从以上探讨可以体验到“抽百分之三十的精力拓场”的重要性。物资时代是“零和游戏”,有你没我,所以只能心态1:1。信息时代是“场域游戏”,共创共享,所以需要心态1.1:1,“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体现四:
D:我体会的超越自我的常胜原则,与《道德经》所讲的“外其生而生存,后其身而生先”具有同质性。几年前老师让我接手一家文化机构,懵懵懂懂中接过来了,刚开始不知道怎么运作,后来有一些想法了,想要做一些事情,结果发现落入俗套,自己想去争取。这时候老师指导让我去帮助其他的小组发展起来,当大家都发展起来了,自然的我们的机构也出来了。一开始也不是很能够理解这样的运作思路,只是知道说好吧,我往这个方向走,怎么走是不懂得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很明确:帮助其他的小组成长,这是我擅长的。
B:现在你的机构已经走到了我们社区,你的努力看到成效。
D:于是就精力导向,随缘不攀缘,和有缘的一些老师进行了互动,帮助他们的企业进行了调整,不到一年的时间,效果非常好。
E:赞,越来越精进!
D:在这个过程中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但是因为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是那么宽广,知道要往那个方向走,却不一定能够有和市场接轨的产品,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很足。但是我擅长的是学习别人的经验。昨天看到一位托管机构老师发出来的课程信息,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就可以把之前散落的一个个课件,用一条主线串起来,也可以形成一些系列课程。而且中间也有一起讨论的老师愿意合作开发,这样大家一起讨论彼此脑力激荡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的智慧也都激发和贡献出来了。
B:善于观察和提炼中间的要害,然后拓展来思考,这是你的优势。
D:借鉴上面的课程信息,就把之前的课件,形成了全新的系列课程。
D:以前我只是凭自己的能力去打拼市场,现在我更能体会到用团队的力量去合作协力。
E:我体会超越自我的长盛原则,对于个人而言需要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反省,找准方向,然后寻找突破。
D:当身边的人越来越合道,越来越发挥其能动性,虽然表面上看我没有争先,没有主动的去成就自己,但是因为是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市场,这个共同就是我指导企业运用中和思维,日子越来越好。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典范,自然而然就有人想要来了解,想要来学习。我自己的通路就越来越多,最后真的就可以达到“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
点评:
从上例可以体验到事业上的无中生有。精力导向,随缘不攀缘,在准确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反省,找准方向,然后不懈布场。根据软价值原理:R = Y * Cm 。当场域增长到相当大时,就会产生负熵,出现自组织。
体现五:
B:我没有企业经营的经历,我讲讲学习中和思维后经营健康的一些体会,中和思维提出的:养生效果取决于思维模式。我原来好与人争,不要和睦,只想表现自己,形成的怨气很影响健康。中和思维提倡“不较劲、不对立”,运用一段时间后,自己得到了改善,改善后的舒服在一定时间里,压抑和模仿的部分开始冒起来,虽然也不对立,看不惯的念头还是存在的。两个月前,就是这种看不惯的念头,家里发生矛盾,让自己的情绪耗的很厉害,头疼了2周,可难受了,健康又出情况了。啥原因呢?家属讲:虽然你不对立,你回到家里一幅拒人千里之外的客气,大家都看的明白的。“养生效果在于修性”,不从自己的思维模式上修,还会出现问题。每一个阶段出现的瓶颈,就是探索超越自我的最佳时机。
E:对于我来说,尽管学习中和思维的时间不算短,但一直是边学边玩的状态,其本质是不愿打破舒适区,感觉学到的知识多,应用到实践中的少,所以在遇到工作忙时,就会陷入原来的思维模式,一切求好,求认可,反而让自己又落到套里了。那天和你交流之后,我很受启发,意识到自己陷入到事情上的,落入了常人思维。道德经云“以百姓心为心”,如果在做事时能够做到无我,多去体会他人的需求,从各个角度去考虑,不让自己在事上打转,就会达到多赢的结果,这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自己要去突破的地方。
点评:
从上述对话可以体验到人生中的无中生有。学习中和思维关键“在于修性”“以百姓心为心”,避免陷入常人思维,造成疏漏。这才是反省的关键,“每一个阶段出现的瓶颈,就是探索超越自我的最佳时机”。
主持人: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为一流的企业家指出了一条永葆生机的奥秘,那就是要不断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有三个要点:
1、“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企业家不要成了工作的奴隶,随时要用百分之三十的精力做超越自我的尝试,为拓展企业探路。
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随时要抽出百分之十的精力放下一切事务,让心空出来,思考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
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面对金融危机的大风大浪,有大舍大得的大智大勇,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被眼前利益所左右。
只有能战胜自我的人才能超越自我,只有能超越自我的人才能升起超越常人的人生大智慧,不断发挥潜力永葆生机。这才是企业家的长盛不衰之道。
2020年9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