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关键词:系统 系统排列 心灵成长 心理咨询 心理学 团体辅导 家族排列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内训
  最新课程
  健康大讲堂24讲:《萨提亚家庭心理治…
  健康大讲堂23讲:《萨提亚家庭心理治…
  《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
  家庭场域中五行序位第八讲:《绘制原…
  家庭场域中五行序位第七讲
  家庭场域中五行序位第六讲:
  推荐阅读
  爸爸生病的原因
  如何成为一个温柔智慧的女人
  如何不厌学?
  吟唱舞动迎中秋——心桥沙龙小记
  为什么我不想谈恋爱?
  场域动力生命系统整合个案探索
  中和思维
  如何守住初心?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十):如何引…
  经营健康之(四):如何提升免疫力?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可持续能量账户?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一):如何理…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九):如何减…
  家庭排列
  去伪存真
  家族系统排列常用心灵对话关键语句
  家庭系统排列的基本概念
  激流暗涌:浅谈系统排列的风险(最新…
  家族系统排列在墨西哥和中美洲
  大乘佛教与系统排列臆谈(系列原创专…
  个案分析
  力量和爱一起回来了
  爱,越位了
  爱在传递
  妈妈:靠近您,温暖我
  凭着爱
  春天里,奏响爱的旋律
培养孩子主动经营人生之(六):如何面对原生家庭教育出现的偏差?

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56】:

培养孩子主动经营人生之(六):

如何面对原生家庭教育出现的偏差?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今晚2020728日)中和思维书院读书会主持人王林,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培养孩子主动经营人生之(六):如何面对原生家庭教育出现的偏差?欢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发表您的见解,分享您的感悟和体会。

原生家庭指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心理学研究:原生家庭,特别是童年经历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当下有些现象,一些人将自己出现的问题归因于原生家庭和童年教育的偏差。特别在参加心理学沙龙案例探讨中,案主讲诉的原生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偏差,现场都会出现强烈的不满情绪。心理学的处理,为了及时化解情绪,也会采用凡是有错,都是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的问题这种处理模式,来暂时性的帮助化解情绪。当父母这个活儿都是自学走出来的,没有谁天生就会当父母,教育出现偏差肯定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若干年前那个小男孩小女孩,重走童年路,如何通过当下自我的修复,看破、放下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教育出现的偏差,通过您分享的事例和思路,让更多受益,走出困扰的误区,突破思维的卡点,打开自己的思路让人生经营的更幸福。

嘉宾甲:

今天聊这个话题,我是有深切的感受,曾经我对原生家庭教育出现的偏差怀有强烈的情绪。成年以后,尤其挣钱自立后,遇到家庭矛盾,更是搬出陈年老账,痛诉以前的种种不应该,这种思路对种种不应该贴上了标签,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标签痕迹越来越重,家庭的矛盾常常在一些琐事中形成纠缠。在学习中和思维前,一直是在是非对错的思路下处理家庭矛盾,有些矛盾还是是非对错思路下自己创造的,这种模式下,家庭氛围就可想而知,不良的场域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健康。

嘉宾乙:

个人认为,面对原生家庭在成长过程教育出现的偏差,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客观清晰地认识,不能一味地归结为凡是有错,都是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的问题。每个人都会进入社会,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身上不光会有原生家庭的痕迹,也会有社会对我们的塑造。

嘉宾丙:

我认为还有个人原因,同样的老师、父母或环境,个人吸收和成长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比如同样的家庭,子女成才差异大。同样的班级或老师,学生成长也各异。有部连续剧《生逢灿烂的日子》,20世纪70年代北京胡同里普通人家四兄弟从青年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原生家庭同样的教育模式,四个孩子的人生却各不相同。这个就说明性格影响人生。

点评:

三位嘉宾的体验说明了:性格是由自我天生的禀性,经原生家庭塑造的个性,走上社会所磨砺的人格三方面形成。

嘉宾丁:

我这个年龄的的父母,一般兄弟姊妹多,好多家庭家长忙于生计,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长大的现象很普遍,家长无暇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最大的关爱就是满足温饱,教育的思路就是黄金条子出好人。这种情况下,如何当父母是没有思考,没有人教他们的,通常会继续复制原生家庭形成的思路。能不能换道超车,从是非对错的思路走出来,换一个思路来思考呢?换一个思路想一想,父母的不完美,教育的偏差也是正常的。

嘉宾戊:

没有谁生来就知道如何教育子女,在关爱孩子时,常人也会受社会上世俗的观念来对待孩子。比如现在都提倡爱的教育,但是一遇上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标准时,又变成了孩子难教,难管。

嘉宾己:

我比较认同主持人的说法一般心理学的处理,为了及时化解情绪,会采用凡是有错,都是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的问题这种处理模式,来暂时性的帮助化解情绪。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本周卦图演义的一位案主就将自己的情感问题归因为双方的原生家庭。延伸下去,其实是怨天尤人的另一种表现,因为这样一归因,自己没有错误,就可以不负责任。归因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某种行为找到解释的原因,我引导案主事前情景归因,事后自我归因,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化解案主的情结。

点评:

三位嘉宾总结了三种教育偏差:黄金条子出好人”“爱的教育”“凡是有错,都是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的问题。这种属于事前情景归因

嘉宾庚:

我小时是在外婆家长大,到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导致我与父母不太亲近,始终做不到象妹妹那样在父母面前撒娇,当我每次看到妹妹和父母的关系那么亲密,我心里虽然羡慕,但我却做不到。正是因为从小有远离父母的经历,当回到父母身边时,就显得比较听话,懂事。长大后,我一直认为我的性格偏冷,不易与人保持亲密,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但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个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也不会决定我的人生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兴旺。所以我觉得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成长有影响,但这个影响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未来。

嘉宾辛:

我与嘉宾庚不一样,我从小就在父母身边长大,父母对我特别严厉,什么事情都要讲道理,常常唠叨让我很反感,关系也不是很亲密,感觉很多时候是在例行公事似的。现在我也喜欢给自己的女儿讲道理,女儿有时回话的口气也与我有相似之处。我现在与母亲交流时,很关注自己的语气,说话都用正面的语言去表达,偶尔还会说成负面语言,就会马上调整。无论原生家庭如何,先修正自己的心性是最重要的。我们无法改变原生家庭,但可以改变自己,这样也可以影响下一代。

嘉宾壬:

怨天尤人的归因思路,会陷入纠缠中。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原生家庭,能做到的只有接纳与放下。我18岁离家,自己的经历形成的认知标准来对成长的教育进行比较,本来就不符合实际。自我归因和自己禀性太有关了,我对过去放不下,纠缠在是非对错中的禀性感觉像是明察型要克服心胸狭隘,受某些触点和环境的影响,自己也在复制原生家庭的模式,情绪时有反复的禀性感觉像是敦厚型克服缺乏主见。不是每个人都会自我归因的,归因是为了找到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否多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点评:

三位嘉宾总结了各自的人生经历,都阐述了相似的观点我们无法改变原生家庭,但可以改变自己。这种心态属于事后自我归因

以下是各位嘉宾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路一: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完善的过程,每一个成长阶段有每个阶段风景,正如点评所说,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我们可以把原生家庭的经历当做人生的财富,来指导我们今后的人生。我正是因为小时有不在父母身边的经历,所以在我有了孩子之后,我知道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时期,所以尽管当时有保姆帮我带孩子,我还是选择了除了上班时间之外,都坚持自己来带。其实带孩子的过程既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见证孩子成长的过程,这里面的乐趣大于辛苦!正是因为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禀性就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后来接触中和思维之后,在运用上入手就比较快。

思路二:

原生家庭对个性影响的确很大,当我现在有时跳出自己的模式,就能体会到我自己有时就在重复父母说话的方式,孩子说话时也是如此。惟有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对方需求中进行交流,与孩子的相处就融洽很多。比如说调整自己爱掌控的问题,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其二主动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就可以深入与孩子交流;其三找到孩子的需求并加以满足,就可以和孩子保持良性互动的亲子关系。总之帮助孩子成长,我也能跟着成长。

点评:

事后自我归因很难的,因为要给自己动刀子,这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

主持人:

随着经济的腾飞,家长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大,教育越来越精细,孩子的学识越来越高,但是,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却弱了,关注在学习多,关注孩子心智成长少三岁看老中国人早有定论,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在童年中就慢慢形成,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性格决定人生,父母通过调整自身的偏差,放下原生家庭的影响,针对个性引导孩子在不同方面成才。

成长过程在潜意识形成的痕迹需要长时间的调整,通过情景和自我的归因,帮助我们看明因果,从调整自己禀性入手,通过思路的转变,让自己不陷入纠缠中,减少生命的消耗,收获烦恼的减少,如同在黑暗中打开一扇光亮,这个过程会有反复,只有通过一点一点的调整,从中体会更多的受益,提升自己的胸怀和格局,才能从源头上看破放下原生家庭教育偏差的影响。

 

 

2020729

来源:中和思维书院      时间:2020-8-1 0:00:52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