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12】:
您怎么看群体认知积累就是知识?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我们现在一讲知识,大家想到的是学校里学的或书本里印的知识。知识包括的范围有哪些?您认为群体认知积累就是知识吗?您怎么看“群体认知积累就是知识?”这个问题。
嘉宾甲:
群体认知有点像大家约定俗成的概念,所以,群体的认知不一定就是知识,也有可能是丧失理智的概念,比如二战时期德国民众的群体认知。而社会科学对知识的定义:知识就是概念的集合。群体认知的所有观点都是人生中总结出来的概念的积累,但不一定属于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现在的中和思维虽然还没有形成社会层面的群体认知,不过,它反映了宇宙人生的规律,其蕴含的信息具有广泛而且长期的有效性,因此,就是很重要的知识。
嘉宾乙:
如果按照社会科学对知识的定义:知识就是概念的集合。那么读书越多,选择机会越大。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在读书,不过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少,应付考试的书多了一些;而那时候读的书,除了一些基础科学比如数学中的一加一等日常用的,很多书都忘的不知所云了。反观这些年自己和周围的人,读书和不读书,在一些基础行业差别不是太大。而生活的档次稍微一高,读书与否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嘉宾甲:
我不认同读书越多,选择机会越大。别人我不敢说,我自己读过很多书,看似选择机会大,其实都不中用。我适合中和思维这个药,我最缺的是心态调整,做事业上不说,做人上现在感觉朋友越来越多,懂得分寸相处之道。以前的做法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弥补,耗了很多能,都是以前的漏造成的,这个苦只有自己知道。以前觉得赚很多钱才是出路,有时候又觉得只有出家才是出路,都很偏激。站在整个大局层面,我这种人学中和思维受益匪浅,因为我笨,还有我有认知扭曲,学中和思维改变了我很多看法,认知的巅峰!让我少了很多痛苦。但是设局的人能接受中和思维吗?精英能接受吗?
嘉宾乙:
权威阶级决定了群体认知,所以在我小时候,作为一个农二代,想跳出农门就必须通过高考这个途径。而那时是精英教育,一个村好几年考不上一个大学,谁家有人考上大学了,无疑就是鲤鱼跃龙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时间并不是知识高就能得到等比例的金钱。事实上,很多拼搏考上大学生、研究生的人,等回到家乡工作时,老板居然是初中时候同学,而这些同学居然连高中都没上过。开始我认为这只是个别情况,但现实中比例却不少了。现在才明白,群体认知积累就是知识!那些当了老板的初中同学居然是敢冒险或会设局的人。
嘉宾甲:
虽然我以前努力读书,但现在不怎么看书了,去当川川,在当川川中都可以实践运用中和思维。当川川就可以借助群体认知,群体学习很省力,只是需要花时间,需要多独立思考,在一起探讨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强化。我属于悟性不高的,以前读书就感觉很难,有些知识还没有理解,又教新的,感觉接受的多,消化的少。现在通过到各个中庸师资小组去学习,很多知识点被不断强化,才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就是这样不断的积累,才对中和思维有了一定的认知。人离不开群体,能离开的都是不一般的,所以必然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嘉宾乙:
我对所有知识的看法,包括宗教、哲学观念、科学观念,这些都是群体性认知积累的结果。知识有两种存在和传承方式:口口相传的非文字形态和通过文本传递的文字形态。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说读书没有用!然后刚好附和了一些青少年年轻和冲动的想法。把一些思想一时懈怠和迷途的青少年,忽悠得不知道南北,于是也跟着说读书无用。这就是当前的群体认知,任何个体,不管教育程度如何,都会自己被现实的群体认知所影响,所以如何鉴别群体性共识,确实非常重要。
嘉宾甲:
我认为中和思维倡导的是要有批判精神、探索精神,要学会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客观辨证地看问题。但是群体认知倾向于极端、片面,局限。勒庞在《乌合之众》中,以法国大革命作为背景,思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他通过革命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发现,即使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一旦他们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识形态蛊惑的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个人为了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不得不加入群体,逐渐形成群体认知,获取群体认知的知识,不可否认群体知识大部分都是“中用”的,但遇到设局的和冒险的人怎么办呢?他们都非常会运用群体认知的知识啊。那么强调群体认知有意义吗?
嘉宾乙:
前天看一部记录片“玄奘大师”,大师取得真经后,他返回故土,开始庞大的佛经翻译工作,也将中国古代经典——《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往印度。而这庞大的翻译工程也是群体努力的结果,大师和众多的翻译者为我们留下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虽说后世也出现了探索者,但是那种个人的努力毕竟有限。可见,虽然人和群体是互相影响的,但并非憾山易而是撼山难,这个山就好比是群体,所以主要还是群体影响人,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没有建立独立思考能力之前,都是受群体影响的。
主持人:
群体意识是集体潜意识,有合道部分,必然也有不合道的部分,需要我们自身提升境界去判别。学习中和思维就是提升自己境界的法宝,学而时习之,不努力学习,很容易又回到以前的思维模式中。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苦,不修更苦,想偷懒都不行,任性时时都会冒出来,任性当时很舒服,过后就是苦果。要随时用“中和思维”来看清形势,不受干扰,不离根本,善于辨别,去伪存真,这些都需要去提升,才有可能升华达到合道的境界。改变命运需要个人勇气和努力,同时也需要共同力量的推动,需要群体的能量,有效才是硬道理。
主持人:裴成平
2019年9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