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164】:
德智不二中和教育之(六):
您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吗?
讨论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晓芳,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周二话题的讨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
今晚(2022年8月23日)我们探讨交流的主题是:德智不二中和教育之(六):您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吗?
本月的亲子课上,老师反复强调:提升孩子的心智成长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孩子的心智成长教育不是靠家长管教出来的,也不是用爱教育出来的,心智成长需要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探索和磨练出来的,而要磨练孩子的心智成长需要家长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一个有选择能力的孩子才能主动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并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您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通过您的案例分析,帮助更多的家长拓宽教育思路,共同受益。
嘉宾L:
在《如何做好人生中的抉择?》的探讨中老师提到:人生抉择真的很重要,对于普通人一辈子,关键性的抉择就那么几次,走对了命运改善很多,走错了命运一落千丈,这就要靠运气。我理解这里的运气不是空想也不是坐等,而是通过平时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去选择、尝试、探索而积累起来的,在做事中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和选择水平,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抉择。
嘉宾n:
在家庭中,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应享有选择权。在家庭中,我一般很少干预孩子的学习,晚上他们睡的晚,我会给他们选择是收拾衣服或拖地,还是早点睡觉,他们会选择早点睡觉。
嘉宾L:
N老师说得对,您能分享一下您在家庭中是如何让孩子享有选择权的呢?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送到一所私立寄宿学校学习,在校听学校和老师的,在家听家长的,孩子从小没有选择权,即便现在已经读高三了,在喜欢什么、想吃什么这些生活小事上都没有自己的主见,每次问她都是“随便……,我都可以……”,都17岁左右了还单纯得像个小孩子,心智相当不成熟。究其原因:一是家长的家长制教育。父母从小也是接受的家长制教育,然后照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大事小事都是父母做主,孩子没有发言权;二是学校老师都希望每个孩子都是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只要听话就能获得好印象,孩子没有体会到自主选择给自己带来的生活乐趣和成就感;三是家庭场域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为了引起父母更多关注和关爱,无条件的迎合父母的要求;四跟禀性有关,孩子的禀性敦厚朴实型为主,性格内向,经常处于家里的封闭系统下,没有自己的场。
嘉宾w:
各位老师好,现实生活的教育模式,家长有没有给孩子选择权?我认为有几种情形。一种是完全没有给,家长制的教育。如电影《隐入尘烟》男主角马有铁,他的一生都被父母绑架,父母去世被哥哥绑架,一生没有自己的决策,结婚后人生有些改变,可以在自己的世界有选择权,在惯性思维下,不会经营自己的选择权,再次失去幸福。第二种是放任的给,西方爱的教育。如美国电影《大河恋》。父亲传道式的教育,处处尊重孩子的选择,却忽略禀性特点的因材施教,小儿子保罗,桀骜不驯,勇于冒险、好表现自己、敢于挑战世俗,酗酒和赌博。父亲虽爱他,当他面临危险也无能为力,被仇家杀害。
嘉宾L:
N老师也参与了亲子课的学习,您觉得在您给了孩子选择权后有什么效果吗?
嘉宾n:
L老师,有效果,当我想要他们学做饭时,他们拒绝,我会让他们选择是学做菜还是学煲饭,他们会选择煲饭,他们的煲饭技术非常不错,每次煲出来的米饭,刚好合适。给了孩子选择权后,对他的心智是有成长的,教育起来也非常的轻松。
嘉宾L:
谢谢n老师,有效就是硬道理。w老师分享的是当下亲子教育中最常见的两种模式。
有些家长虽然给了孩子选择权,但孩子不敢承担或是不会经营自己的选择权。家长受自身教育理念的局限,容易引偏孩子往高大上方面选择,这样的选择无法让孩子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
比如我自己,初中毕业是读职高还是普高我自己作主选择读普高,高中毕业没考上是读预科还是复读我选择复读,大学毕业是选择回老家还是留在成都我自己选择留成都,好像每一步我都自己选择,自认为也没有走偏。但为什么作出这些选择我其实自己并不是很明白,凭一些不完全信息和感觉就选了,父母之所以不干预,是因为我选择的都是符合他们对我的期望,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到城市工作肯定优于到乡村工作。但这些选择都是目标导向,一旦短期目标达到,随后就是放任自己,谈不上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
中和思维倡导的通过培养孩子选择能力从而提升孩子的心智水平,让孩子有选择最佳人生成长途径的能力。结合孩子的心智成长水平,通过设置不同的机制(如好印象奖、独立账户等)让孩子有限的选择。
我理解,在选择前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分析每个选项可能的演化结果,家长可以操盘但不能控盘,决定权给孩子但孩子要自担因果。用效果说话,效果好的奖励,效果不好的自我归因,家长切忌无底线的托底。只有孩子的有效体验多了,孩子才能理性而不任性,只有在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心智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嘉宾z1:
您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吗?我家孩子由于体质不是很好,所以学校的延时课她自己决定要不要参加。她根据自身情况评估了一下,决定不参加,虽然不参加但是也要把学习完成好,所以自己就得想办法怎么在不能参加的情况下把学习成绩搞好,这就得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在这方面去下功夫,精力导向运作。
嘉宾o:
是的,让孩子自行选择时,提醒考虑既符合自己当下需求,又要长远效益。即使若干年后需求发生变化,也有即时需求满足的效益,和对长远效益的铺垫,还提高了选择思辨能力,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嘉宾L:
Z1老师操盘不控盘,那天看到小蒋老师分享,感觉她的心智成长好快,z1老师在道上修行,带着孩子一起成长,由衷的为您点赞。
嘉宾L:
O老师您好!那天听老师在点您,您有亲子教育方面的案例分享吗?
嘉宾o:
老师点我,就是批评我,孩儿都大了还没学好呢。现在参加亲子课感触还是蛮多的,至少可以分享一点是:修多修少总是有回报的。比如孩子上大学选专业,就把选择权给了她,充分满足了她对职业学习的期待,毕业参加工作后成长也迅速,即使现在想法有变化,基础也比较扎实了。
嘉宾L:
O老师,孩子从小调整效果更好,我们很多家长和您样,孩子都大了才来补课的。
嘉宾z1:
有一天孩子做空气炮的科学实验,写了一个书面的研究报告,我激励了她50元钱。那天我们正好在外面,于是她把50元放在了旅店电视柜里,当时我觉得她第二天可能会忘,我提醒了一下,她不以为然,走的时候真的忘记拿了。后来她发现的时候,伤心的哭了一场。只有她自己痛了她才知道要去调整自己的漏,现在50元亏得起,买了一个教训,如果我干预兜底,就把孩子自己的体验感抹杀了,孩子没有感觉就不会调整,以后可能损失的更大。
嘉宾L:
现在吃小亏免得将来吃大亏。
周日老师讲到,家庭里每个人都对自己行为负责,每个人都拥有选择权,自己经营规划自己的人生,不说随便!我分享一个自己修得不好的案例:因天气炎热,家里又没有安空调,我能感觉到家人有情绪。学习中和思维前,我的套路是讨好,学习了中和思维后我又是硬边界,自己也感觉这两种模式都不利于家庭共同兴旺,就想换一种方式与家人相处。我主动问家人是否有安空调的需求,得到肯定的答复,我又问她是想现在安还是以后安,她考虑到现在安空调不仅价格高而且得排队,就说以后再安,我接着问她是想我出钱安还是W老师出钱安,她说随便,我当时反复强调我与W老师现在各自管好自己,希望她能作出选择。本来我觉得自己这样处理是积了德的,结果隔天她与W老师说起这事时,W老师也问她希望我和W老师谁出钱安,她又说随便。我当时情绪一下就起来了(我想控盘),我觉得我已经表达了我的诚意,直接了当的说多好,大家都不耗。结果说话语气过硬,反而大家都不舒服,能量桶也打翻了。
嘉宾n:
是的,L老师,在选择前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可能的演化结果,家长可以操盘但不能控盘,决定权给孩子但孩子要自担因果。我儿子的字写的真的是非常的任性,老师看了甚是烦恼,但我又不知道怎么教,甚至跟孩子讲,我给你报个班练字好不好,他说不好。那我说:你自己练,上课的费用我给你,儿子不选。后来我找代老师交流了我儿子的字,代老师从字里面看我儿子的禀性。时间长了代老师说的我有点忘了,后来我问我女儿,你从弟弟这个字里面看到了什么,女儿说:弟弟的字,就类似他现在生活模式,没操过盘,任性。后面我找了儿子一张数学试卷(他所有的学科里面数学最占优势),跟他交流,儿子,你看你这张试卷本来可以拿满分的,就因为这个6字写的像个0,老师给你扣了一分。他说是的,我写的明明是6,老师给我圈起来了扣了我一分。我说:你别小看这一分,中考的时候是全市中考,到时会有十几万人一起考,如果你因为这一分可能会掉到后面几百名,它会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影响你以后的人生。儿子若有所思,那我还是把字写好吧!后面我就是一天花10分钟看他写字,写完后,我们分析。炭字的笔顺,有两个地方要调整,就在网上找笔顺口诀,快的很,他读几遍就记住了,然后自觉在改错的地方改正。
嘉宾L:
沟通前不明因果演化,沟通后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n老师您点赞。
嘉宾z2:
西方民主文化给孩子的选择权比东方集权文化多,演化出不同的效果,前者趋于放纵,后者趋于压抑。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放权的度,至上而下都需要探索。
在明白因果演化的前提下,给予孩子选择权,让他体验感受因果,并承担,孩子有了感觉,加上家长的引导,便更容易合道而行。这样既不压抑也不放纵。
这里考验家长的水平,是否能洞察因果,是否能有效引导。
嘉宾z1:
L老师您问家人是否有需求安空调,已经回复您了,您还要再来一个刁难的让家人选择,其实您可以和w协商怎么支付这笔开支。
嘉宾u:
没学中和思维前没有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的意识,在小升初时简单把决定是否到成都上初中的决定权交给孩子,现在感觉首先家长自己要成长心智,有一定的预见性,才能更好的在支持孩子选择决定中让孩子心智得到成长。
嘉宾p:
老师说选择权的重中之重在心智成熟。心智成熟的人选择有方向、抉择知取舍、拿捏有尺度、进退有空间,所以干一件成一件。
怎样才能心智成熟呢?经历、体会、磨励,实践出真知,体验生烙印。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出生在农村,打小就在一个封闭的小乡村生活,更主要的是在几千年封建思想毒害下的父母也沿用“三畏”束缚儿女,一方面用乖娃娃模式塑造我们,用纯粹的“听话”老调训化我们,比如在家听父母的话,学校要听老师的话,部队要听首长的话,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塑造成了机器人;另一方面封锁社会屏蔽信息,有时候免不了遇到问题要问,一句“小孩子不懂”打发到千里,更别说主动让您去放手励练,拆个闹钟想看究竟都要等大人赶场,而且要在大人回来前恢复,否则要挨骂挨打,所以造成我们的心智不成熟,由于不懂又怕人笑就不敢问,自己的人生也就因循守旧如井底之蛙局限很大,眼光受局限心胸很狭窄手脚放不开,现在想跳跃却因人生缺心智成长课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确,人生没有选择权心智成长不良家道何旺?
咋弥补呢?第一多学习勤践行,中和思维是先古智慧的结晶,边学边用,搞懂一点用一点,积少成多。第二看影视观人生,一部电影浓缩命运,命运就是思维模式行为下的人生轨迹,通过观影思考找出他人短板引以为戒,修性补漏。第三向他人学习,多参加线上线下交流,分享能激发灵感与活力。
嘉宾L:
Z1老师说得对,本意是想通过这事厘清边界,我后来也意识到我给她出了个难题,选谁好像都不合适。
嘉宾u:
我还要多向老师们学习时时留意应用中和思维,给孩子“讲明因果规律,自主抉择,因果自负”的思路也适合我自己选择自我成长或心态1.1:1帮助身边有需求老师。
主持人:
前面已经说了“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是为了帮助孩子心智成长,而心智成长又是孩子人生幸福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对这个问题构建全方位认识,下面我们做一幅思维图像,请各位细心体会。
首先,从L老师选择城市和农村的分享中,您可以看到一幅历史的画面:解放初期,很多人选择回乡分土地,于是全家三代成为农村户口一辈子。
然后,再从w老师影视人生的分享中,您可以看到东西方两幅画面:《隐入尘烟》男主角马有铁不会抉择,注定是个苦命人。《大河恋》中哥哥选择去纽约,弟弟选择留乡土,不同命运的因果终归由自己承担。
看完历史和人生的画面,再体会z1老师分享女儿的科学实验奖金得而复失的案例,生动的展现了现实的画面:抉择不慎,幸福可能得而复失。孩子经历了生活的体验,心智才能一步一步的成长。很多家长处心积虑,为孩子提供幸福的人生,凡是心智成长不良的孩子这些幸福终归都会得而复失。
请大家记住这三幅画面,围绕这三幅画面引导孩子“提高自己的抉择能力”,这样您的亲子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注意:抉择能力是心智成长的标志,滥用选择权却是任性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