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133】:
培养孩子主动经营人生之(二十三):
如何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周二的讨论时间,我是中和思维书院周二读书会主持人廖晓芳,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周二话题的讨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
今天(2022年1月18日)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培养孩子主动经营人生之(二十三):如何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所谓印象,指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每个人无论处于什么状态,良好的印象都会是一种助力。从能量的眼光来看,好印象可以积德,积累自己的能量账户。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有丰富阅历的家长,很容易按社会标准去刻意引导孩子获得别人的好印象,孩子要么反感对立,要么变成曲意奉承,讨好,结果难免得不偿失。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处处时时的积累好印象,积累能量账户,使长远和整体效益最大化呢?欢迎各位老师分享您的宝贵经验,让更多人受益。
嘉宾L:
社会认同的标准下的好印象,比如见面要问好打招呼,要懂礼貌,穿着要大方得体等等,感觉就像演员按照事先写好的剧本演戏一样。当然不是说这些完全不可取,毕竟人的第一印象是重要的。第一印象效应,也叫首因效应,指与人第一次交往时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印象非常深刻,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往往很难改变,而且人们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既定的印象。你的表现虽然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会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贴标签,第一印象不好,别人很容易形成偏见。
我在学生时代是一个木纳内向、不善言辞、难以接近的人,给同学的印象就是清高,即便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老同学碰面大家都还停留在当初的印象里,难以改变。引导孩子获得好印象,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见面打招呼,这也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点评:
“第一反应就是见面打招呼”仅仅意味着愿意交往。面带笑容“打招呼”意味着友好;见人就“打招呼”意味着热情;恭敬的“打招呼”意味着低位;教孩子“打招呼”意味着有礼;叫孩子“打招呼”意味着从俗。
嘉宾x1: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需要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可以用实例告诉孩子得到好印象和得到差评的后果。
点评:
这才是“好印象”的关键。假如孩子喜欢“打招呼”得到的“好印象”有一分;那么孩子主动“做点事”得到的“好印象”有三分;孩子善于“关心人”得到的“好印象”有十分;孩子能够“有出息”得到的“好印象”有一百分。
嘉宾L:
家长得先与孩子讲清其中的因果关系,积累好印象是为自己的能量账户中注入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打招呼。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被家长要求叫人的经历,这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见面就让孩子要叫人。好象叫了人,就能证明家长会教育孩子一样,不管你愿不愿意。
点评:
因为家长怕丢面子,孩子成了挣面子的工具,在封建意识下,这叫从俗。
嘉宾z1:
积累好印象,才能慢慢体会和运用洞察能量,积累能量,运用能量。好印象就像我们存钱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得到认可,从而积累能量。也像润滑剂,减少我们在世间的摩擦,就像开车,路面越凹凸不平,摩擦力越大,越阻碍前行。
点评:
打招呼的能量账户才一分,孩子有出息的能量账户有一百分,人生的摩擦力小得多。真正爱孩子家长需要用心引导孩子“有出息”,老是探讨“打招呼”已经偏离“如何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的主题了。
嘉宾L:
Z1老师“摩擦”这个比喻很形象。因为大多数时候是家长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是家长为了获得别人的好印象而不是孩子。
嘉宾x1:
我以前也是不喜欢交流,也不会主动去招呼人,这样的第一印象就一直停留在别人的记忆中,几十年后对方仍然记得。我以前不理解,学习了中和思维后才知道原理,后来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在对方留下的印象分刷新了一遍。
点评:
“不喜欢交流”并不意味着没有“好印象”。“不喜欢交流”的人多数只关心自己,这才是问题所在。好印象的“能量账户”是积德产生的,关心他人才能积德,有出息只是有可能多积德,帮助他人得到的“好印象”有一千分。
嘉宾L:
我与x1老师同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禀性如此,那时家长也不会引导。要让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要根据孩子的禀性来引导。比如热情型的孩子本来就热情外向,善于交往,家长要引导的是让孩子进退有度,切忌喧宾夺主,肆无忌惮。
嘉宾z1:
因为孩子经常跟到我一起学习,好印象自然就融入了她的心,她喜欢跟到我去参加学习,同时我也会告诉她,如果您不守规矩,影响其他老师学习,那么这个地方就不会欢迎你再来了,妈妈也没有办法再带你来,如果影响严重,甚至连妈妈学习的资格都会取消。她知道了后果,自己就会管好自己的言行,因为她希望下一次还能来,这都得靠她自己。有一次中庸课,曹老师警告了她一次,当时她就意识到了严重,回家后她给我说今天被警告了,如果再警告就不能去了,她开始哭了,觉得自己没有做好。然后我说你以后怎么调整呢?她说:不能说话,不能跑跳,不能影响其他老师学习。要给大家留好印象,大家才会欢迎我!我说:是的,走到哪里,都要留好印象,是为了你自己!
点评:
这个案例就不涉及“打招呼”,而且生动的展示了,如何教孩子留下“好印象”。中和思维交流探讨要从这个角度提升自己的境界:眼界和心量。
嘉宾x1:
以前不懂察言观色,完全在自己的意识程序中,不能洞察他人需求。现在才开始调整,放下面子,用积德的思路去与人交往。每个人都有能量,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思路是留下好印象的关键。
嘉宾L:
我能明显感觉到z1老师孩子的变化,现在上课都是很认真的在听,而且不懂还会大胆提问。而对于内向型孩子,让他主动开口打招呼是有难度的,家长不宜强求,如果家长强行要求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对立,结果不仅没有好印象,反而让人生厌,得不偿失。
我是有这个感受的,从小就像个锯嘴葫芦,让我主动叫人几乎不可能的,用我家舅舅的话说:不知道用什么能换来我主动叫人。
点评: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就是个“锯嘴葫芦”,却赢得了美女的心。社区项目费力不讨好,不如帮助条件极差的高考孩子成功,“能量账户”可得一万分。
嘉宾z1:
正因为孩子感受到了留好印象为自己带来的益处,她才更加认真的去践行。在上学校的时候到门口就和检测卫生的老师热情的问好,进校门和班级老师热情问好,老师特别开心!平时上课也积极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学校首次升旗仪式她就当选了升旗手,后来老师还选她参与班级表演节目。她通过留好印象感受到老师对她的认可,自己就进气了。
嘉宾x1:
以前我是用规矩来约束孩子的,是利用家长的权威,使孩子迫于无奈,这是封建意识,这样也只在形上,没有激发孩子的内动力,不是为自己积累能量,这样效果只是暂时的,被压制的,达不到长远整体效益最大化。
点评:
别总是沉浸在以前的低迷中,为什么不多思索现在主持中和思维书院积累的能量账户?肯定了这一点,孩子才有榜样。她不效法,就不可能有出息!
嘉宾L:
是的,如果第一次孩子主动打了招呼,家长要及时进行复盘,让孩子自己体验通过留好印象来获得他人的认可、信任和喜欢,调动孩子的内心动力,慢慢的孩子就愿意主动打招呼啦。
嘉宾x1:
现在和孩子一起悟道,学着观察身边的人,慢慢体会到好印象的重要性,从中也反观到自己不善交流的习性,开始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
点评:
“不善交流”是天性,非好非不好,“有益他人”是积德,多点比少好。不悟这个道,悟个什么道?
嘉宾L:
X1老师现在越来越有吸引力了,把孩子也吸引到中庸班来共学。
要获得好印象,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心态1.1:1,在与人交谈时,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甚至抢别人的话头。这样不但可以表示对他的尊重,而且还能掌握到讲话的重点,弄清楚别人真正想表达什么意思,方便自己能够跟他继续交流下去。在听的过程中,要给对方以必要的反馈;不追问自己不必知道或别人不想回答的事情,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只有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兴趣,这样才能使他留下好的印象。
嘉宾x1:
让孩子有敬畏心。一次孩子在单位怼了领导,被领导冷了一段时间,她回来分享时后悔极了,感觉到以前的努力全被打翻,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自己的健康也受到影响,现在对能量的反馈有了体验。
嘉宾z1:
孩子为什么要留好印象,她自己心里要有数,是为她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心里才有动力去做。做人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大家需要的人,要么得到别人的认同;要么别人跟着你有希望,有糖吃;要么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才能积德聚能,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点评:
赞!说到点子上了。
嘉宾L:
我以前就是嘴有些欠,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没有给别人好印象,到现在还在为以前的因买单。
嘉宾z1:
现在每周六晚上孩子都要看佳片,自己也会去琢磨,周日下午影视人生学习,她主动要求去参与,并且谈论了自己的3条观点,得到了老师们的点赞!同时她自己对佳片就更有兴趣,要想能讨论到点子上,就需要学好中和思维,提高自己的心智成长。
嘉宾L:
前几天一位朋友与我聊天,说起她最近有个苦恼:她感觉自己的朋友有意无意的与她保持距离,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想让我从旁观者的角度帮她分析分析。
嘉宾x1:
Z1老师以身作则,要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我们家长先要自己做到,在孩子身上留下好印象,孩子就会效仿。
嘉宾L:
这其实也是对我的考验,我平时是个比较喜欢说教的人,很容易陷入是非里.我尝试换了一种方法,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打断她的谈话,当时她的脸上明显表现出不爽。然后我真诚的给她道了歉,并让她体会一下被别人打断话头的感受,她一下子恍然大悟。
嘉宾z1:
有一天早上出门在小区门口就碰到了同学,同学奶奶看到木木自己背书包就说:来,你也自己背书包,你同学都自己背。木木一会走一会跑一会跳一会倒着走,同学奶奶说:你也跟着同学跑,锻炼一下。到学校了奶奶说:她一个人走路就会让我抱,说走不动了。下午放学同学在校门口等她,不坐奶奶开的车,同学和我们一起走路回家。这也是因为留下了好印象,别人和你在一起能成长有动力。
嘉宾L:
因为她在与人交谈时有个习惯,害怕一个人尬聊,无人接话的情形,为了逃避这种尴尬的沉默,养成打断别人说话的习惯,甚至在别人讲话讲到一半是就开始计划应该怎么回应别人了。这种没有暂停的互动并不好——不真诚、不够尊重、并且让双方都感觉筋疲力尽。
嘉宾m:
起初认为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言传身教的体现,比方说大人与人交往时尊重人,理解人,待人和善,孩子看到就会有样学样,与人交往也会尊重人,理解人,待人和善,这样自然就能够获得好印象。因为有这样的认知,所以在教孩子时会讲道理,强调让孩子做一个懂礼貌,谦逊的人,并不明白其中的因果。现在认识到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标准要求我们的常规做法,是受“和为贵”观念影响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行为本身是无明的。现在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会告诉孩子为什么积累好印象,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也慢慢尝到了甜头,也就愿意这样做。
孩子在刚上初中时经常受到老师的打磨,就是因为他的一些行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他意识到之后,进行反思并逐步调整,并且多找机会和老师交流,加上自己在学习上比较努力,便逐渐改变了老师的印象,得到了认可,之后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点评:
赞!“受和为贵观念影响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是无明的”提升了境界。
嘉宾L:
W老师曾经与我分享了他与我谈话时的一个感受:他才一开始说,我甚至还没明白他的真正意图,我就按我的自我意识进行回应,让他觉得跟我交流起来很累。
嘉宾z1:
孩子通过留好印象,得到周围人的认同,慢慢的积累,就会增加更多机遇,就能转化更大的效益!
嘉宾L:
要想获得好印象,还要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人们通常以讲究信用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而且人们也都喜欢讲信用的人,对言而无信的人避而远之。有信用的人更易获得别人的信任。比如当我们跟他人约定好时间见面时,此时一定要做到准时赴约;承诺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但这个过程中,只能对自己提要求,不能把守时重诺当作一个标准去要求别人,还要学会豫则立。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法执重,我自己比较守时,也就要求别人也守时,一旦别人没按时到,情绪很快就上来了,又不懂得及时止损,也就难免会表现出来自己的不爽。结果本来是别人欠我的,最后还演变成自己不通情理,太不划算了。
嘉宾f:
各位老师好,要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就需要明因果,还需要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解。如果不跳出东方封建意识观念去盲目的引导孩子,为了留好印象而去做,可能会形成讨好、和为贵,也会压抑孩子的生命力。引导孩子留好印象首先是要激发孩子的成长内动力。我以前就因为自己的封建意识,把引导孩子留好印象学成了一个概念,所以拿个概念去套孩子希望她处处留好印象。
西方文化崇尚自由,博爱和平等,如果家长封建意识没有清除,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兜底式爱的教育,因此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普遍任性,不在乎身边人的需求,比较自私,也无法给人留下好印象。
引导孩子留好印象先要做到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既不能压抑,又不能放纵。
嘉宾L:
是的,学习好就更容易在家长和老师那儿留下好印象,周日老师讲的:引导孩子拿高分而不争高分以精力导向改善心智,很受触动。学习好还可帮助别人,同样可以留好印象。
帮助他人,成就自己。如果能找到别人的真心需求,自己又力所能及,主动地给别人帮助,同样可以积累好印象。在年会上,大家在分享食物时,发现没有纸巾,这时候有几位老师就从自己包里拿出纸巾供大家使用,当时s老师就说这是大家的真心需求,这几位老师积到德了。
嘉宾z1:
记得有一次孩子上学没有带红领巾,被罚站了,不遵守规则就会带来烦恼。最开始成绩不是很好,她说同学更喜欢和成绩好的一起玩,成绩好也更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于是她体会到要留好印象,首先要遵守规则,其次要做好自己,把成绩搞好!
嘉宾f:
中和思维团队的小朋友们都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经营自己的人生。因为中和思维是一种德智不二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留好印象。而社会上大多数都是采用的德智分离的教育方式,德智分离方式下的孩子看起来在某一方面优秀,但是总感觉缺些什么,要不就是压抑得无精打采,要不就是任性。一次孩子回来和我分享她听到老师聊天时对她的评价是见过的少有的带着激情学习的人,用老师的话说“其他的娃儿虽然成绩好,一二个看起都是死眉烂眼的”。
嘉宾t:
个人认为,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为孩子作出榜样,在孩子那里积累好印象。
嘉宾L:
我有一个学生,因为平时成绩比较好,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问题不好意思找老师问,就求助于她,她也很耐心细致的给别人讲解,班上的同学都对她很认可,常常嘴边挂着“我维姐说的……”,有时她说的话比老师说的还管用。
嘉宾t:
孩子才会有感官上的体验,才会愿意学着家长的样子去积累好印象。而我以前空洞的说教多于践行,在孩子那里没有积到好印象,现在只有从头再来。
嘉宾L:
T老师说的,我体会:有效管用才是硬道理。
当然引导孩子积累好印象还有很多方面,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禀性,引导孩子通过学习能干懂事助人等长处获得别人好印象,学会识人心人性,并将印象和动力转化成自己的能量账户。
嘉宾t:
是的L老师,孩子也会观察,评估家长的表现。
嘉宾f:
特别赞成t老师的说法,家长提升自己在孩子那里留好印象。我以前为了让孩子去留好印象,反而以自己的不合道标准去要求孩子,和孩子对立,反而自己没在孩子那里留好印象,真的是满口的仁义道德,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要求孩子,自己却没有做到。现在我尽量管住自己的臭嘴,每次和孩子交流时及时觉察到自己的偏差,一点一点的清除自己的封建意识。所以现在虽然我发现自己需要调整的毛病较多,但在孩子那里也越来越有好印象,从而也更能通心。
嘉宾c:
以前我们家的规则比社会规则低老大的自律性就比较差,现在他在学校从帮助他人真心需求能留下深刻的好印象特别有感觉,但是在不服管容易减分留坏印象上也特别有感觉。通过亲身实证在积累好印象的动力有所提升。
主持人:
大家的分享很精彩,今后可以在境界和心量方面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