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31】:
您是怎么看待“对事不对人”这句话?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今晚我们相聚在此交流平台。我是今晚的主持人王林,通过向大家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思路。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句话,我是“对事不对人”,这句话的背后,隐含着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导向,一个人思维模式的导向。今晚我们探讨交流的主题是:您是怎么看待“对事不对人”这句话?从运用效果的着眼点来看,今天各位老师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打开运用的思路。
嘉宾甲: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事”我理解的就是立规矩,规矩是法则,是维护秩序、办好事情的保障。“对人”,我理解的是对规矩的理解、运用、执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徒善不足以为政,规矩立了以后,要立威。商鞅变法中的“立木为信”,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在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发布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他十两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提高到五十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北门,立刻给他五十两金。徒法不能以自行,规矩立了以后,要立信。反之,因“对人不对事”而失信的典故就更多了,如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找个理由不了了之,人情大于军威。现实生活中,往往着眼于单纯的立威、立信,以致运用的效果就参差不齐。
嘉宾乙:
我觉得以前我就有点“对事不对人”。但不是嘉宾甲理解的这种对事不对人,而是以事情的是非好坏对错来对事。不对人是管你天王老子,我只认是、好、对;坚决抵制非、坏、错。这种模式在我们身边常有遇到,但是我真的吃了很多亏。身边朋友对我的评价是:你是个好人,但是…这一“但是”就前功尽弃,火烧功德林了。
嘉宾丙:
我觉得对事不对人容易陷入是非里面,“费力不讨好”就是对事不对人的结果。还是要学会洞察人性才行,在处事时不能洞察人性,即使事情做得再好,也不能积德。我以前的状态是对人不对事,是情执,而对事不对人,是法执,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的区别是什么?做正确的事在目标,正确的做事在效果。记得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时候,有位外交官就说到了,一带一路要正确的做事,说的就是要识人性。
嘉宾甲:
我也有同感,以前不是用积德的思路,而是自己好恶的思路,没有少吃亏,不过,我用得更多的是对人不对事。而且这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对人是我的战略范畴,对事只是我的战术范畴,对事不对人很容易得罪人,最终也会导致对事的效果不好。刚刚看到你们的分享,我体会到的是,这个方面的思路和一个人的禀性有关吧,在实际运用中还会受到观念的影响。
嘉宾丁:
分享近期一个小伙伴的案例。在进入防疫期为了减少见面,更多工作是在钉钉里面推送,要求下属一小时内要查看推送的内容,钉钉的功能发布者可以看到到时没有查看的人。当天傍晚6:30,这位小伙伴所在的钉钉群,领导批评了几位没有及时查看的,其中就有这位小伙伴。这位小伙伴说,当天的信息大多都看了的,在6点到6:30期间,领导还在和他单聊布置工作。用钉钉的人都知道,只要登录,打开就是查看,所以这位小伙伴被批评觉得委屈。后来才知道,这位领导一直对他不满,只要找到一条没有查收,就要批评,如果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因为对人有好恶的标准,他对这位领导也一直看不惯,所以积怨了,所以小伙伴的思维模式让自己受的累,这就是平时“不认人,只对事”造成的后果。后来,我和这位小伙伴的沟通,为什么会看不惯别人,找到自己的漏,慢慢来调整思维模式。这位小伙伴提出,多年形成的相互认知怎么来改善呢?仅是调整自己,会有效果吗?
嘉宾甲:
化解的方法只有调节思维模式。以前我做事不重视小细节,常常会给别人带去小麻烦,而且还不以为然,觉得是对方太挑剔,事情没做好,还得罪了人。也有可能觉得是对方常找自己的麻烦,慢慢也看不惯对方了。想通过做事不出任何纰漏,减少对方找自己麻烦而防范,这就好比“狼吃小羊”的寓言,无论如何都能找到借口。前面案例不出纰漏是被动的,仅仅是忐忑不安就会受累,如果领导是冠状,你跑得了吗。
嘉宾戊:
有句俗话“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做事也是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否则做了半天,得不到认同,就会很辛苦。比如之前几次和孩子一起打羽毛球,我就特别认真,孩子打歪了一定要记为孩子输球,最后孩子就紧盯着我这方面,也和我较真。后面一天,我突然转念,我和孩子打球是为了什么呀?不就是为了在一起娱乐,增进关系吗?后面每当自己失球我就笑呵呵的,自嘲,我又失球了。结果氛围缓和了,孩子也不和我较真了,几次失球后主动说是她自己失球。所以,不能马虎也不可太较真,孩子失一个球,我再认真一次,就是我的“对事不对人”的思维误区。
嘉宾己:
我在家人面前容易出现对事不对人的状态,想到我都是为你好。后面学了中和思维,我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先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家人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根据家人的禀性去应对,怎么说对方会接受。比如近期大家在家宅着防疫,都说不要出门,最待不住的是我爸,他因为身体不适,有鼻炎,习惯去外面走走呼吸才能通畅,而且肠胃不舒服出去走走才舒服。所以在家待不住,总是叨叨,妈妈为劝他不出门不知道生过多少次气。经过多次提醒母亲,她的情绪也平和一些。情绪平和了,我爸也能接受大家的建议了。每当看到我爸固执的时候,在家说一些不出门的负面信息的时候,我也多次出现暗暗咬牙切齿的状态。但他耳朵听力不好,我又不想经常和他大声喊。这种情况我就只有借新闻的势,让他了解状态,自我加强防护。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以前是每天必须外出的,基本上还是能够自己克制自己不出门。而且他也说了要各自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行事,不完全随大流,他就是去河边树林走走,也不去聚集。他还说到他自己出去其实比我母亲还注意,反而担心我母亲。从某些时候看来,我觉得我爸有时还比较中庸,我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私,害怕自己全家被他连累。我反思到自己,每当这种咬牙切齿的状态时,就是对事不对人的时候。
嘉宾庚:
我这两天也运用“心态1.1:1”,消除了与儿子的对立。之前,我认为孩子看手机的时间太长会伤眼睛,就建议他抽时间休息一下。可生硬的态度让孩子很抵触,我昨天就因为孩子看平板的时间问题又和孩子发生了一次对立。我弄得越来越被动,我当时不知怎么化解,因为一旦有了情绪,我和孩子双方都会不爽,而且所谓“正确的事”也推不动。经过几天的反思,我换了一种方式,我告诉孩子,如果你及时休息眼睛,我就激励你,结果孩子很快的答应了。后面孩子主动调整过来了,并和我们沟通说今天调整到一天在2小时以内,结果今天就调整了。通过激励,让孩子找到了内动力。
主持人:
六尺巷的故事中,张文端的《让墙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个故事说明,处关系比做事更重要。对事,也对人。
“对人不对事”还是“对事不对人”只是简单的说法而已,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事,明晰责任,厘清边界,后果自负。对人,根据他人的实际情况,体会他人感受的需求,用积德的思路做出效果,做正确的事在目标,正确的做事在效果。他人越会感激你,并发自内心的尊重你,也更愿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支持你。
面对当前疫情,对事,外出守规矩,主动配合戴口罩,检测体温。对人,帮助家人科学的了解疾病,做好防控同时来安排生活。本职工作方面,先把该做的工作主动做好,内修,调整原有思维模式,改变对立较劲,在冲气以为和的探索中,体会一下不攀援,改善现状。
主持人: 王 林
2020年2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