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28】:
您是怎么应对岁末年初的人情往来?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是上千年的一个文化延续,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人情往来成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春节的春运是“全球最大年度人口迁徙”,新闻播报2020年春运30亿人次,外出辛苦工作了一年的人们,回乡看望父母,看望家人,看望朋友。中国又是个等级社会,上等人重权;中等人重利;下等人重情。人情往来,说小,为了亲情;说大,为了势利。所以如何应对人情往来,涉及到移风易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嘉宾甲:
春节是家人一起团年的日子,平时兄弟姊妹们都忙工作,很少会聚在一起,趁过节团聚在一起,聊聊双方的现状。现在很多家庭会相约外出玩,也有的坐在家里看春晚、吃年饭。初一不出门,这是一个传统,初二开始走朋友家。我母亲兄弟姊妹多,我们小时候就是一个一个长辈家里走动,春节差不多就在每一位长辈家的走动中度过。我们小时候都是那样过的,过年有好吃的。小时候年味浓,过年的感觉是温暖的。现在年味淡了,人情走动似乎变成任务了。
嘉宾乙:
我们社会之所以强调岁末年初的人情往来,除了有春节这个文化外,还有就是平时的精力大都投入在工作以及一些小圈子中,只有在春节这份特殊的气氛中,才能放下工作,实现之前忽略的情感需求,所以,走人户在一些人看来就显得很重要,但这样是很累的。过年还有个头疼的事情,就是吃团年饭——全是肉。现在生活好了,每天都会有肉吃,如果集中弄太多肉,感觉还是挺浪费的,春节期间的铺张浪费现象也突出。老一辈的习惯没法改,准备一桌子菜,更多的是这样在客人面前才有面子,感觉不一样。这种传统就不是优秀传统文化,做一桌子菜,要准备几天,后面几天又吃剩的。
点评:
人情成了负担。
嘉宾丙:
我的体会,中国文化也妙,圆滑和圆融,一念之间,这个情商的运用也就有区别。在中国文化里,古时,就有年末就到了打牙祭发工钱的时节,手里有钱了,这一年里积累的亲朋好友的走动,人情往来就集中在这个时候了。现在,到了春节的前一个月,城市里面好一点的餐馆生意火爆,位置要预定,有可能还预定不了,畅销的是名烟名酒、包装精美的礼品。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中,社会的普遍认知都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所以谁能在人情世故中混得好,谁就更有号召力。
嘉宾丁:
说到这个圆滑和圆融,我有感受,的确累,不走走人户都觉得不正常,我分享一个最近的事例:一般春节临近,公司都会安排到一些友好的单位走动,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单位,大家都想去,就会争,可能同事间还会为此结怨。后来,听了中庸课后,我慢慢在琢磨,代表公司的走动,这个德是积在公司的。自己以前起了什么念,自己打了一个小九九,所以会累。找出了争的原因,最近我改进了方法,别人选了不想去的我去,到了友好单位诚意的表达,表达本公司感谢的诚意,表达明年公司与之合作的诚意,表达我这个角色作用发挥的诚意。我把小九九放下了,自己轻松,还可以为自己积德。
点评:
人情成了势利。
嘉宾戊:
小时候会觉得走亲戚很好玩,很期待,成家后就觉得走亲戚变成了任务,变成了负担;特别是还要决定夫妻双方的家庭到底走哪里,很多还会闹出矛盾。之前,我也会把这个当成负担,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马上改变的。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思路,不去主张一些耗能的走动,实在不可避免的,就把走动当成与人交流的机会,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分享中和思维。前几天单位请退休人员回去开茶话会,我以前也是不喜欢这样的形式,觉得大家说的都是吃吃喝喝的事。这次去之前就先想好了以积德聚能的思路去做,结果同事们对我分享的中和思维养生,认同度很高,回馈我,都说我的变化太大了。
嘉宾己:
中国文化之妙贵在转念之间,这是个启发,也是一个思路,还记得一次,一位中庸班学长分享,说她春节的时候一共与差不多十位老师交流,既帮助了他人,她对中和思维的领悟也在这个春节得到了极大提升。当同事们看到嘉宾戊状态越来越好,自然会对嘉宾戊的养生模式感兴趣,我准备这次也尝试这么过春节。我以前比较封闭自己,特别是去了先生家,不喜欢和他们家里的亲戚交流,吃了饭自己拿本书在那看。现在如果回去,我还是愿意主动和他们交流。如果都各干各的事情了,我再拿出书来看。春节,大家都放假,也是一个广结善缘的时节,这个探索好,一转念,处处都是自己积德聚能的场域。
点评:
人情入世就成了圆滑;人情出世就成了圆融。
嘉宾庚:
“既以与人,己愈多”,是不是我们文化里面的请客送礼就是与人己愈多,各位老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以前是不是红白喜事是大事,一般家庭没有这个经济,就大家凑份子。因为别人的帮助,所以请客吃饭以表谢意?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家家都不缺吃的,但以丰富的美食款待客人这个习俗还是没有完全改变。总觉得不多弄点菜待客不周,不能让客人说自己小气,丰盛的饭菜,能表现自己的生活好了,也可以显摆自己的厨艺,这个面子把人套的好累,耗自己了。所以就演化成给红包了呢?
嘉宾辛:
请客送礼基本上是零和游戏,一定有人获利。如果有一方在这个游戏中受益了,那他的利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损失了,或者他很会顺势借势,达到预期目的。所以请客送礼中没有产生新的价值,刚才提到的春节就餐浪费现象很普遍,绷面子必然活得累。不仅达不到零和,而且还过耗,“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规律不适合请客送礼中,只适合在积德聚能中。
点评:
一针见血有深度。
嘉宾壬:
在以前不论团年、生日、平时庆祝聚会、请客吃饭;我爸妈总是怕别人没吃好、没吃饱,做多了造成负担,再加上人到了这个年龄,吃多了人也不舒服。而我们平时的饮食还是比较清淡有规律,也不想大吃大喝,所以现在我与他们思路不一样,我会考虑三点:
1.健康~根据科学的食材搭配,根据人数定人定量(适度);
2.快乐~聚会的目是为了开心愉悦,而不是累和剩余的饭菜吃几天;
3.避免浪费~浪费劳力、物力、财力。
不过,如果小辈上门带上礼品又怎么应对呢?小辈也会在这次团年中送礼的,这是他们那方的习俗,这个很难免除。我现在的应对是,别人送过来,我又要回敬,一来一往,也感觉挺累的。
嘉宾癸:
情缘宜了,运用心态“1.1:1”,春节也是我们了情缘的一个机会:
一、我感觉大家约定俗成的小辈要给长辈送礼,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过来,但是可以在积了德的亲戚那里交流一下,大家可以免了这种俗套。每年一点改变,慢慢形成一个不送礼的风气,大家都活出来了。而侄女做为小辈送礼拜年,在可控范围将亲情进行了“联结”,有效性和合道性就不好说了。
二、个人认为聚或不聚,团年不团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做到诸父昆弟不怨就行了。前两天在老家陪妈妈过生日,陪妈妈和妈妈娘家的嫂子、侄儿等一起吃饭聊天,倒有感觉是借机联络妈妈想见的亲人,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
三、刚刚,先生才做为长辈,准备做东请亲戚和小辈们一起团年。还好一次性搞完。而且约定了再有其他的吃饭的我不奉陪。并且表达了我的观点:春节没什么大不了,该吃什么吃什么,和平时没什么区别。我们家相当于舅舅做东,请舅哥和两个侄女儿一家人团年,我们两边在成都的亲戚朋友都不多,不像很多老师是大家族。所以才能这么简单。而且先生也很厚道,平时都很能为别人着想,他也赞成不让小辈因为吃一顿饭而负担上千元人民币,这个方面的为人处事还真是我要向他学习。这也是先生人虽厚道,但是没有跳出情缘,在女儿身上体现出来很多的弊端,所以女儿“谈心找我,要钱找爸爸”。
主持人:
今天大家讨论深入,意犹未尽,可以运用中和思维进一步改进。
案例一、比如元旦期间,我参加了一次同事聚会,期间向大家普及了中和思维亲子教育,为几位家长(3到18岁孩子)提供了思路。意犹未尽的同事还约我私聊。
案例二、比如我这次为一个公益小伙伴建议,得到了对方的认同,积了德,我很清楚的告诉了她我的运作思路,她不但不觉得我俗气,反而觉得中和思维的运作方式让大家都能更好的发展。现在越来越能感觉到事前定的好处了。
案例三、事前定,需要水平,但也没有什么奥妙方法,就是先积德,积了德的才敢交流,介绍中和思维的运作模式。比如关联单位的关系相处,长期相处的伙伴,我体会的是积德在平时。平时积德,让对方感觉到,让对方体验到积累的好印象。
中和思维大家庭今年的年会,就是走出了世俗的人情世故的模式,相互间没有分别、没有压力,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利益交换的聚会,充分体现了“合道者亲,广结善缘”,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分享现场的视频。
主持人: 王林
2020年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