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07】:
您怎么认为吃得菜根,做得大事?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有人曾经概括人间有七苦: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另外三苦是: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人间的七苦,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人活着就要接受许多挑战,面对许多难题,所以,生活的本质是苦。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苦?今晚我们就来探讨交流这个问题。俗话说,“吃得菜根香,啥事皆可为”我国南方有一所大学的校训就是:“嚼得菜根,做得事”您怎么认为?
嘉宾甲:
生活苦所以要乐观,我觉得预期不要高,预期高了跟现实不一样,会有落差,心理落差就会感到苦。有苦是回避、躲避、逃避,还是乐于应对,是否愿意去接受?过去有句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能吃苦的人,能干什么事?能干什么大事?
嘉宾乙:
为什么只能接受?为什么要干大事?我觉得:猴子没有进化成人挺好的,晒太阳抓痒痒吃野果,现在有钱还不是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文明史不就是懒惰史吗?我们假设,如果所有的人生活在世上,都不愿干事,不愿吃苦,只有人消费,没有人创造,那世界将会是猴子的天下,不会进化成人,更不会有苹果手机。所以,我觉得某方面"懒惰",其他方面会"勤奋","懒惰"提升了效率,"勤奋"促进了发展,历史不会倒退。就象许多50、60、70年代的人不知道这辈子还能有车,自己还会驾驶。以前的计算机是非常庞大的,现在袖珍,功能还更强大。人类的文明也一样吧,一部分人更懒惰,一部分人更勤劳。比尔·盖茨从小就没吃过苦,也不影响成就。故意体验吃苦,我觉得是社会观念的约束。
嘉宾丙:
这个应该就是一个比喻,人还是需要有能吃苦的精神,但是不能为了吃苦而吃苦。不同的时代,面临的挑战不一样,吃苦要看是为吃苦而吃苦,还是智慧地吃苦。社会只倡导人们吃苦,没有教大家如何智慧地吃苦。就像倡导大家讲道德一样,约束了好人。突然想到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一家人看了一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他去调查延安的生活,那个时期极度缺粮食。老百姓吃树叶、野菜,还有白泥。看了很震撼。没过几天,我买玉米时因为好奇买了老品种的玉米,早上煮了当早餐吃。老品种玉米因为有点老,没水果玉米和糯玉米口感那么好。孩子吃了几口就不吃了,说不好吃,我就说今天只有这个,你要吃其他的就自己拿钱去买。顺便说了一下她挑三拣四的,让她想想前几天看的电影,延安老百姓没吃的还吃树叶,吃泥。结果孩子回复我说,现在时代不一样的,条件不一样了,我们不会存在没粮食的情况。我说确实时代不一样了,不需要为吃发愁,但是,如果我们如果养成了浪费的习惯,说不定有一天资源就会用完,也许就会出现没吃的,或者生活条件发生变化。而且电影里面也还提到了,缺粮食之前因为浮夸风,有人把咬了一口的白面馍馍到处扔。孩子听了后,没有再说什么,居然过了一会还是去拿起她啃了几口的玉米吃完了。通过这事,我发现当困难来了,我们还是需要有吃苦精神,但确实没必要去找一些没必要的吃苦来教育孩子。如果我是故意为了让孩子体验吃苦,买老品种玉米让孩子吃,就显得很不合道。
嘉宾丁:
这个命题我不太认同,今天刚刚到一位老师的店面去参加他们举行的读书会。已经举办了四期了,今天晚上,这位老师的先生就是一位吃得苦的人,而且是很实在的人,但是学中和思维之前他都属于《中庸》里面说的“贤者过之”。一生当中帮助了很多的人,但是很多人被帮成“应该了”,所以今天晚上在分享中和思维当中,他想起了很多以前对别人很好,但是完全没有得到回应。而且家庭里老婆对他的评价是:外面的人,只要一叫帮忙,这位先生立刻就去了。家里面的人不重要,外面的人最重要。这位先生的禀性是典型的按规则办事,让他走三步,绝对不会走两步半,是一个极好的执行者,但是人生当中几次做生意都以失败告终,而且都是以他吃亏为主。这个案例恰恰没有体现出:嚼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太认同这个命题的原因:这位先生恰恰是一个嚼得菜根,却百事做不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案例。不过如果要成事,最需要的是自觉修行: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
嘉宾戊:
关于吃苦,我比较佩服杨绛,"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我们仨》"她也经历了文革,挨批斗,亲人逝去……但她能长命百岁,不仅仅是能吃苦,更是一种心态吧。因为觉得有道理,所以我又看了《走到人生边上》和她的传记。后来我还在“喜马拉雅”上听,不过听着听着就见周公了,越听越不知道,杨绛的成功是否在于吃苦。
嘉宾己:
前段时间,我听一个在成都做教育引领的老师在一个群里说,他的侄女学艺术,是他从小培养出来的,现在感觉状态很不错。他说等到回国后还要继续打磨一下她,让她去吃苦。一是闲了去山区住两个月,非景区或亲友小镇;另一个是去某个小单位,如砖厂干两个月粗活,完全睡工棚,吃住,靠工钱生活,吃住融入,出臭汗,绝不不仅仅玩票去挖挖地,搬搬砖,而是做苦工。这段时间还要屏蔽熟悉的圈子,收工洗洗,工棚和大家摆粗俗的龙门阵,习惯房间的汗酸味。这是那个老师对他侄女的构想,周围都是家长里短的发言,鸡毛蒜皮的计较。
嘉宾庚:
但是,我觉得他这个太刻意了,这也是体验,是形式上的苦,为什么一定要去吃这样的苦呢?为什么不能去引导她补漏吃苦。这种苦针对我的漏或许适合我,却不一定适合他侄女,什么叫"苦",这很重要,每个人吃苦的地方不一样,不是不吃苦,不是要吃,适合自己补漏的,才是中庸的,每个人的药都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吃得菜根,理解为愿意修性补漏,超越形式上的吃苦。俗话说:良药苦口,补漏真的很苦。修性补漏,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本来就是自找苦吃,漏补一点,乐就多一点。以前我遇到问题,事倍功半,找不到原因,也不知道方法,就会纠结难受,或抱怨对方,无明是苦。学习了中和思维,现在学会梳理,找到原因,找到方法,或根据效果来进行调整。就如同生病,根据症状发现病因,了解药理,找到药方。如果有效,以后就会提前预防,达到治未病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离苦得乐”。
嘉宾辛:
关于吃苦,我的体会是:所谓吃苦,既非吃苦,是名吃苦。既然“诸漏皆苦”,我们禀性上的漏,思维体系上的漏,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都会造成气机的阻塞。完满的人生应该是“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但是要达到那样的境界,必须修行补漏。“诸漏皆苦”。假如我们从小被父母发现天赋和优势,并激发学习兴趣;假如被父母从小就教导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要承担后果,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面对不可避免的苦难才能从容应对,那么以后我们所要受的苦是否会减少许多呢?所以追求“离苦得乐”是人的天性,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动力。
嘉宾壬:
今天说到"苦"这个话题,我想起最近一个案例。上次和一位伙伴聊天,这位伙伴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单位的管理层。他说到,单位上班都那么辛苦,回到家里就不想说话,想自己静,老婆找着他说,要是敷衍,老婆还不高兴,从吵发展到了不理,他的感觉,工作上累,回到家里得不到理解,更累。听到他的话语,真是感到他的“苦”啊。要么调整自己,要么换老婆,哪个更有用一些?我也曾经经历这段认知,目标都放在工作上,自认为在为家庭努力吃苦,希望家人理解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效果并不好。我的理解,目标导向演化的控制模式,为了自己的目标把家人绑架,角色混淆。这种累,应该需要先转变自己的思路来改善,因此调整自己更有用,然而当事人往往意识不到要调自己,常人一般是外求。
嘉宾癸:
最近我发现了我自己很多的漏,以前都是逃避,事情推着我走,事情来了,就取巧应付,结果这个事情反复出现。所以上次老师提醒我说,我是事情推着我在走,而不是补漏推着我走,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在工作中一直忽略了去补漏。虽然在学了中和思维后有一些改变,但是因为我补漏意识不强、所以很快遇到瓶颈。所以现在我开始调整自己,把事情做减法,多花精力补漏,把有些基本功给补起来。不求快,不求多,补一个算一个。而肖老师和徐老师现在因为学习了中和思维,知道和人打交道,要合道者亲,背道者疏,对于有些太摆谱,想通过压别人找存在感的客户就不去太争取,因为这次委屈求全做成了单子,下次如果有人比你更能让他找到存在感,能不能再继续签单呢?与其这样耗能,还不如随缘不攀缘。我把自己的底线告诉你,你愿意就作,不愿意,我也不用花太多的精力耗在你身上,
主持人:
哲学家梭罗说:“人拥有一种毋庸置疑的本领,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提升他的生活,识绘画、会雕塑,从而能把几样东西弄得很漂亮,这固然是一种本事;但更了不起的才华是能够塑造和描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举止,能够影响人生的质量,那才是最高级的艺术。每个人都有义务让他的生活变得崇高,让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得起最挑剔的审视。”这段话的前半句很有意义,如果修性补漏能够“塑造和描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举止,能够影响人生的质量,那才是最高级的艺术”;不过,如果“每个人都有义务让他的生活变得崇高,让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得起最挑剔的审视”,那么这个人一生一定在心理上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除非他变得伟大,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主持人:裴成平
2019年8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