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关键词:系统 系统排列 心灵成长 心理咨询 心理学 团体辅导 家族排列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内训
  最新课程
  健康大讲堂24讲:《萨提亚家庭心理治…
  健康大讲堂23讲:《萨提亚家庭心理治…
  《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
  家庭场域中五行序位第八讲:《绘制原…
  家庭场域中五行序位第七讲
  家庭场域中五行序位第六讲:
  推荐阅读
  爸爸生病的原因
  如何成为一个温柔智慧的女人
  如何不厌学?
  吟唱舞动迎中秋——心桥沙龙小记
  为什么我不想谈恋爱?
  场域动力生命系统整合个案探索
  中和思维
  如何守住初心?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十):如何引…
  经营健康之(四):如何提升免疫力?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可持续能量账户?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一):如何理…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九):如何减…
  家庭排列
  去伪存真
  家族系统排列常用心灵对话关键语句
  家庭系统排列的基本概念
  激流暗涌:浅谈系统排列的风险(最新…
  家族系统排列在墨西哥和中美洲
  大乘佛教与系统排列臆谈(系列原创专…
  个案分析
  力量和爱一起回来了
  爱,越位了
  爱在传递
  妈妈:靠近您,温暖我
  凭着爱
  春天里,奏响爱的旋律
您怎么认为吃得菜根,做得大事?

中和思维书院探讨的问题【0007】 

您怎么认为吃得菜根,做得大事?

讨论的共识

主持人

有人曾经概括人间有七苦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另外三苦是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人间的七苦,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人活着就要接受许多挑战,面对许多难题,所以,生活的本质是苦。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苦?今晚我们就来探讨交流这个问题。俗话说,吃得菜根香,啥事皆可为我国南方有一所大学的校训就是嚼得菜根,做得事您怎么认为?
嘉宾甲

生活苦所以要乐观我觉得预期不要高预期高了跟现实不一样,会有落差,心理落差就会感到苦。有苦是回避、躲避、逃避,还是乐于应对,是否愿意去接受?过去有句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能吃苦的人,能干什么事能干什么大事

嘉宾乙

为什么只能接受为什么要干大事我觉得猴子没有进化人挺好的晒太阳抓痒痒吃野果现在有钱还不是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文明史不就是懒惰史吗我们假设,如果所有的人生活在世上,都不愿干事,不愿吃苦,只有人消费,没有人创造,那世界将会是猴子的天下,不会进化成人,更不会有苹果手机。所以,我觉得某方面"懒惰",其他方面会"勤奋""懒惰"提升了效率,"勤奋"促进了发展历史不会倒退。就象许多506070年代的人不知道这辈子还能有车,自己还会驾驶。以前的计算机是非常庞大的,现在袖珍,功能还更强大。人类的文明也一样吧一部分人更懒惰,一部分人更勤劳比尔·盖茨从小就没吃过苦,不影响成就。故意体验吃苦我觉得是社会观念的约束。

嘉宾丙

这个应该就是一个比喻人还是需要有能吃苦的精神但是不能为了吃苦而吃苦不同的时代面临的挑战不一样吃苦要看是为吃苦而吃苦,智慧吃苦社会只倡导人们吃苦没有教大家如何智慧吃苦。就像倡导大家讲道德一样,约束了好人。突然想到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一家人看了一部电影《周恩来昼夜》。他去调查延安的生活,那个时期极度缺粮食。老百姓吃树叶、野菜,还有白泥。看了很震撼。没过几天,我买玉米时因为好奇买了老品种的玉米,早上煮了当早餐吃。老品种玉米因为有点老,没水果玉米和糯玉米口感那么好。孩子吃了几口就不吃了,说不好吃,我就说今天只有这个,你要吃其他的就自己拿钱去买。顺便说了一下她挑三拣四的,让她想想前几天看的电影,延安老百姓没吃的还吃树叶,吃泥。结果孩子回复我说,现在时代不一样的,条件不一样了,我们不会存在没粮食的情况我说确实时代不一样了,不需要为吃发愁,但是,如果我们如果养成了浪费的习惯,说不定有一天资源就会用完,也许就会出现没吃的,或者生活条件发生变化。而且电影里面也还提到了缺粮食之前因为浮夸风,有人把咬了一口的白面馍馍到处扔。孩子听了后,没有再说什么,居然过了一会还是去拿起她啃了几口的玉米吃完了。通过这事,我发现当困难来了,我们还是需要有吃苦精神,但确实没必要去找一些没必要的吃苦来教育孩子如果我是故意为了让孩子体验吃苦买老品种玉米让孩子吃就显得很不合道

嘉宾丁

这个命题我不太认同,今天刚刚到一位老师的店面去参加他们举行的读书会。已经举办了四期了,今天晚上,这位老师的先生就是一位吃苦的人,而且是很实在的人,但是学中和思维之前他都属于中庸里面说的贤者过之。一生当中帮助了很多的人,但是很多人被帮成应该了,所以今天晚上在分享中和思维当中,他想起了很多以前对别人很好,但是完全没有得到回应。而且家庭老婆对的评价是外面的人,只要一叫帮忙,这位先生立刻就去了。家里面的人不重要,外面的人最重要。这位先生的禀性是典型的按规则办事让他走三步,绝对不会走步半是一个极好的执行者,但是人生当中几次做生意都以失败告终而且都是以他吃亏为主。这个案例恰恰没有体现出嚼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太认同这个命题的原因这位先生恰恰是一个嚼得菜根,却百事做不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案例。不过如果要成事,需要的是自觉修行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

嘉宾戊

关于吃苦,我比较佩服杨绛,"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我们仨》"她也经历了文革,挨批斗,亲人逝去……但她能长命百岁,不仅仅是能吃苦,是一种心态吧。因为觉得有道理,所以我又《走到人生边上》她的传记。后来我还在喜马拉雅,不过听着听着就见周公了,越听越不知道,杨绛的成功是否在于吃苦。

嘉宾己

前段时间,我听一个在成都做教育引领的老师在一个群里说他的侄女学艺术,是他从小培养出来的,现在感觉状态很不错。他说等到回国后还要继续打磨一下她,让她去吃苦一是闲了去山区住两个月,非景区或亲友小镇;另一个是去某个小单位,砖厂干两个月粗活,完全睡工棚,吃住,靠工钱生活,吃住融入,出臭汗绝不不仅仅玩票去挖挖地,搬搬砖,而是做苦工。这段时间要屏蔽熟悉的圈子,收工洗洗,工棚和大家摆粗俗的龙门阵,习惯房间的汗酸味这是那个老师对他侄女的构想周围都是家长里短的发言,鸡毛蒜皮的计较。

嘉宾庚

但是我觉得他这个太刻意了这也是体验是形式上的苦为什么一定要去吃这样的苦呢?为什么不能去引导她补漏吃苦这种苦针对我的漏或许适合我,不一定适合侄女什么叫"苦",这很重要,每个人吃苦的地方不一样不是不吃苦,不是要吃适合自己补漏才是中庸的,每个人的药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吃得菜根,理解为愿意修补漏超越形式上的吃苦。俗话说良药苦口补漏真的很苦修性补漏,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本来就是自找苦吃,漏补一点,乐就多一点以前我遇到问题,事倍功半找不到原因,也不知道方法,就会纠结难受,或抱怨对方,无明是苦。学习了中和思维,现在学会梳理,找到原因,找到方法,或根据效果来进行调整。就如同生病,根据症状发现病因,了解药理,找到药方。如果有效,以后就会提前预防,达到治未病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离苦得乐
嘉宾辛

关于吃苦,我的体会是所谓吃苦,既非吃苦,是名吃苦。既然诸漏皆苦,我们禀性上的漏,思维体系上的漏,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都会造成气机的阻塞。完满的人生应该是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但是要达到那样的境界,必须修行补漏。诸漏皆苦。假如我们从小被父母发现天赋和优势,并激发学习兴趣;假如被父母从小就教导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要承担后果,尽量减少对世间的依赖,面对不可避免的苦难才能从容应对,那么以后我们所要受的苦是否会减少许多呢?所以追求离苦得乐是人的天性,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动力

嘉宾壬

今天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最近一个案例。上次和一位伙伴聊天,这位伙伴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单位的管理层。他说到,单位上班都那么辛苦,回到家里就不想说话,想自己静,老婆找着他说,要是敷衍,老婆还不高兴,从吵发展到了不理,他的感觉,工作上累,回到家里得不到理解,更累。听到他的话语,真是感到他的啊。要么调整自己,要么换老婆,哪个更有用一些?我也曾经经历这段认知,目标都放在工作上,自认为在为家庭努力吃苦,希望家人理解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效果并不好。我的理解,目标导向演化的控制模式,为了自己的目标把家人绑架,角色混淆。这种累,应该需要先转变自己的思路来改善,因此调整自己更有用,然而当事人往往意识不到要调自己常人一般是外求。

嘉宾癸

最近我发现了我自己很多的漏,以前都是逃避,事情推着我走,事情来了,就取巧应付,结果这个事情反复出现。所以上次老师提醒我说我是事情推着我在走,而不是补漏推着我走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在工作中一直忽略了去补漏。虽然在学了中和思维后有一些改变,但是因为我补漏意识不强、所以很快遇到瓶颈。所以现在我开始调整自己,把事情做减法,多花精力补漏,把有些基本功给补起来。不求快,不求多,补一个算一个而肖老师和徐老师现在因为学习了中和思维,知道和人打交道,要合道者亲,背道者疏,对于有些太摆谱,想通过压别人找存在感的客户就不去太争取,因为这次委屈求全做成了单子,下次如果有人比你更能让他找到存在感,能不能再继续签单呢?与其这样耗能,还不如随缘不攀缘。我把自己的底线告诉你,你愿意就作,不愿意,我也不用花太多的精力耗在你身上,

主持人

哲学家梭罗说人拥有一种毋庸置疑的本领,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提升他的生活,识绘画、会雕塑,从而能把几样东西弄得很漂亮,这固然是一种本事;但更了不起的才华是能够塑造和描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举止,能够影响人生的质量,那才是最高级的艺术。每个人都有义务让他的生活变得崇高,让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得起最挑剔的审视。这段话的前半句很有意义,如果修补漏能够塑造和描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举止,能够影响人生的质量,那才是最高级的艺术;不过,如果每个人都有义务让他的生活变得崇高,让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得起最挑剔的审视,那么这个人一生一定在心理上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除非他变得伟大,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主持人裴成平

                                       2019813

     

来源:中和思维书院      时间:2019-8-14 23:34:4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