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 制
“人用了几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您可认同?
当孩子感到迷茫、遭遇挫折时,您可知道如何化解?怎样引导以达到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孩子情绪及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父母的困惑点、思维误区在哪里?
本周三(5月24日) 晚心桥《国学与场域动力之亲子篇》沙龙, 国学顾问苏士雄老师运用中和思维为困惑中的家长们进行了精彩的解答,汇总如下:
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好奇心(本能);亲子关系之所以出问题,在于家长们在爱孩子的过程中抹杀了孩子的这种本能。要想把孩子引导好,就首先得把“我”放下,把“我”的利益放下;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尊重孩子、把TA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也就不会出现像甲女士那样的情况:处于心理逆反期的孩子对于她的要求一律对抗、更谈不上彼此交流。如何让孩子听话、信服?打个比方:您若给孩子预测十次要下雨有八次成真,如果做不到,就先闭嘴,把自己的功夫炼出来再说;这样孩子就会认为您的话可信,而不是只会“添乱”。
由夫妻中的主导方发起、在家里建立起长效机制以引导孩子向上、向善、向前!好的机制能“与道同行”,它就像引水渠,保证孩子最低生活标准的同时激励TA自己去争取更好的待遇,帮助孩子克服性格弱点、获得别人的好印象,达到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家长要把人生当成修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先把自己做好,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如何建立机制?先与孩子协商,充分考虑其需求,经济上有奖有罚(力度过大会失去效力),给予孩子与其付出相对应的待遇。商定后严格执行,同时对意外和偶然予以通融甚至可以补偿(法外开恩);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允许违反规则,TA自己承担后果,这样就不会像乙女士那样因孩子头天晚上看课外书耽误家庭作业,被她强制带到学校而造成的亲子对立;也不会像丙女士那样因为过度激励使得孩子挑肥拣瘦、反而没了动力。
家庭要兴旺,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诗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