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关键词:系统 系统排列 心灵成长 心理咨询 心理学 团体辅导 家族排列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咨询健康管理
  最新课程
  《健康大讲堂第12讲:场域动力能量观…
  沙龙日期变更通知:
  《健康大讲堂第十讲:场域动力系统观…
  《健康大讲堂第九讲:用场域动力整体…
  《健康大讲堂:如何真正地理解健康》
  《健康大讲堂:人为什么要生病?》
  推荐阅读
  爸爸生病的原因
  如何成为一个温柔智慧的女人
  如何不厌学?
  吟唱舞动迎中秋——心桥沙龙小记
  为什么我不想谈恋爱?
  场域动力生命系统整合个案探索
  中和思维
  如何守住初心?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十):如何引…
  经营健康之(四):如何提升免疫力?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可持续能量账户?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一):如何理…
  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九):如何减…
  家庭排列
  去伪存真
  家族系统排列常用心灵对话关键语句
  家庭系统排列的基本概念
  激流暗涌:浅谈系统排列的风险(最新…
  家族系统排列在墨西哥和中美洲
  大乘佛教与系统排列臆谈(系列原创专…
  个案分析
  力量和爱一起回来了
  爱,越位了
  爱在传递
  妈妈:靠近您,温暖我
  凭着爱
  春天里,奏响爱的旋律
当代心理学的困惑与争论

作者简介,叶浩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教授江苏南京) 

科学哲学家库恩以“ 范式” 作为衡量标准, 认为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还处在缺乏统一范式的“ 前科学” 阶段, 不属于规范科学气这一观点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强烈不满。但是, 审慎地观察当代心理学的现状, 的确可以看到, 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科学观方面, 当代心理学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与争论。
一、研究对象实在还是建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这是心理学界的共识。但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究竟是一种精神实在, 还是一种文化和语言的建构物在这一问题上, 所谓的现代主义心理学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交锋。
    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主流是科学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而感觉经验是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反映。所谓真理就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实在的真实反映。从这一观点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是, 整个世界可划分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是一种物理实在, 它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精神世界也是一种实在, 不过这种实在依赖于个人意识, 但是他人的精神世界、他人的意识和心理也是独立存在的,是一种精神实在。意识、精神、心理、灵魂等存在于大脑的某个地方, 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和开发。所以, 现代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现象的实在性。

从世纪末科学心理学建立开始, 心理学家就开始用实验生理学的模式, 使用经验实证方法探讨这种“ 心理实在” 的本质。德国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区分了两种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有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但是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研究的经验抽去了经验的主体, 因而是间接经验, 而心理学研究的经验与主体直接相关, 因而是直接经验。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 是寻找经验的组成元素, 然后确定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 最终就可以确定心理的本质。随后产生的机能心理学反对经验元素的分析方法, 认为心理是一个机能整体, 其功能是帮助有机体适应环境。

尽管冯特与机能主义之间存在观点上的冲突, 但是在心理现象的实在性方面, 他们是一致的。行为主义的产生终结了心理现象的实在性, 把心理现象的研究转到了可观察行为的研究。为了增加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实在程度, 行为主义把行为归结为刺激和反应。无论刺激多么复杂, 最终都可以分析为声、光、电, 而声、光、电都具有物理、化学性质, 是实实在在的。反应也同样如此, 无论多么复杂的反应总可以归结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而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同样具有物理、化学的性质。所以, 在行为主义那里, 尽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转到了行为, 但是在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实在性方面, 行为主义坚持的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立场。虽然它终结了心理现象的实在性, 但是却确立了行为的实在性。

    精神分析与其他心理学流派的观点略显不同, 它探讨的不是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 而是人们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冲动。在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那里, 惫识仅仅是大海中浮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 水面以下冰山主体的潜意识才代表着心理的本质。虽然人们意识不到, 但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人们的行为, 对行为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潜意识是心灵的本质, 精神分析的任务就是要揭示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这些力量。所以, 心理现象的实在性在精神分析那里与其他心理学流派没有本质的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站在主流心理学的反面, 反对科学心理学以研究“ 物” 的模式研究人, 主张心理学研究的人性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后现代主义反对科学主义的主张是一致的。但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没有逃出现代主义的范畴。在论述人的本质特征时,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特征是追求“ 潜能” 的自我实现, 而什么是潜能呢潜能不过是一种“ 准本能” , 归根结底是一种生物学的力量。因此, 潜能也是一种“ 实在” 。这种实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它构成了心理和行为的本质。
    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论。社会建构论站在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上, 对上述观点提出挑战。社会建构论认为, 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社会建构论建筑在这样一种信念上, 即实在是社会建构的。”  所谓的心理现象, 包括意识、情绪、认知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语言的建构。“ 对于现代主义者来说, 世界简简单单地‘ 在那里’ , 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的文本里,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 ⋯谈及‘ 世界’ 或‘ 心灵’ 等需要语言, ‘ 物质’ 、‘ 心理过程’ 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 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 ⋯在这个意义上, 那些被我们当成‘ 真实的’ , 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 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 , 所以, 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格、态度、情绪、认知等并非一种内在的实在。而是一种建构物。行为同样如此。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并非行为主义所说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而是发生于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人的活动。同一种肌肉收缩产生的动作,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被看成不同的行为, 由此产生的意义更是大相径庭。因此, 行为也是一种社会建构。不存在一个超越历史和文化的心理结构与行为。从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出发, 后现代主义者分析了自我、情绪、认知和性别等心理学概念的建构特点。现代主义把“ 自我” 看成是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作为精神的实在, 自我是经验的中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组织者和发动者, 决定了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和联贯性。后现代主义质疑自我的实在性, 认为自我并非人的内部本质, 而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互动的产物, 是话语的建构物。如果存在着作为本质的自我, 受它的指挥, 行为在一切场合都是一致的。但实际的情况是, 在不同的场合, 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 后现代主义者用“ 关系的自我” 取代“ 本质的自我” , 认为自我是人际互动的产物。后现代心理学家指出“ 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 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 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一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 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 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 ,情绪与一定的生理过程相联系, 许多研究证实, 生物因素在情绪唤醒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不是说明情绪是一种心理实在呢后现代主义者同样给予否定的回答。他们认为, 如果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心理实在, 那么在一切社会中, 情绪体验和情感的表达就不会有太多的差异。但现实的情况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情感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 以至于难以相互理解。在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上, 在情绪与情感的鉴别方面, 在情绪体验的表达方面, 都存在着巨大的情景和文化差异, 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并不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实体, 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
    如果说自我、情绪和情感这些高级的心理过程是文化的建构, 那么像感知觉这样的低级心理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建构吗后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感知觉同样具有建构的特点。知觉受到经验的影响, 而经验的产生受文化历史的制约, 因此知觉的建构特征是明显的。各种内部感觉同样如此。许多内部感觉都与一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 反映了文化的要求和文化的特征。太平洋上的一些土著居民分别不同潮汐的视觉能力是惊人的,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 他们无法分别蓝色和绿色, 因为社会文化没有给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出生在城市中的人对噪音的感受比出生在农村的人要差得多、迟钝得多。所以感官产生的感觉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界限。感觉阔限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社会活动过程中建构出来的。
    所以,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就心理的实在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如果心理现象是一种实在, 那么, 怎么解释这种实在与文化历史的联系如果说心理现象不是实在而是建构, 那么心理学还是科学吗既然心理现象都不存在, 我们还需要心理学吗?

二、研究方法一元还是多元

    作为主流的科学心理学, 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 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下, 一直以自然科学为偶像, 贯彻经验实证方法, 尊奉观察、实验为唯一科学的方法, 除此之外的其他方法均遭拒斥。但是随着这种一元方法论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方法论上的窦元化主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奠定了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早期的实证主义者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在实证阶段, 科学是崇尚实验、重视经验的实证科学。不仅自然科学如此, 社会科学的研究也遵循同样的路线, 所以孔德要从经验事实出发, 建立“ 实证社会学” 。这种实证社会学同自然科学一样, 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 即在经验事实中寻找因果联系, 确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观点对心理学家产生重要的影响。实证主义的根本原则是所谓的“ 经验证实” 原则, 依据这一原则, 任何概念和理论都必须以可观察的事实为基础, 都必须能为经验所验证, 超出经验的任何概念和理论都是非科学的。换句话说, 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 只有能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心理学家接受了这一原则,把经验实证方法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学心理学建立的初期, 冯特及其弟子铁钦纳强调把心理学的传统内省法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相结合, 以实验控制内省, 以便使心理学研究符合自然科学的原则。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更为极端。他认为心理学是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实验分支, 使用的是观察、实验等客观方法, 力图使心理学贴近经验自然科学。

    对经验实证方法的推崇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 以至于凡不能用这种方法研究的现象都被拒斥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以外。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 心理学是一个奇怪的学科, 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 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 然后寻找适当的研究方法。相反, 心理学的研究逻辑是首先确定研究方法, 然后再确定研究的问题, 也就是说, 在研究对象的确定之前首先规定了方法。能以经验实证方法来研究的才是科学的问题, 不能以经验实证方法研究的就是非科学的问题。方法成为选择研究对象的依据。而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符合自然科学的要求, 符合经验实证的需要。经验实证方法的选择不是基于研究的需要, 而是为了符合一种哲学实证主义的期待。

    经验实证方法要求研究者从可观察的事实入手, 形成初步的假设, 然后对假设进行验证, 形成定律和定理。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做到理论假设必须简单明了, 使用的术语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精确和精致, 理论术语的界定尽量使用数学语言, 定律和定理的最佳表达方式是数学公式控制无关因素, 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严格加以限制, 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所得的结论应该具有一般性、概括性, 适用于不同的地点和情景。

    心理学家所使用的经验实证方法分为不同的等级, 每一等级被赋予了相对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方法的等级系统中, 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实验被赋予最高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方法如自然观察、统计测量、临床诊断等则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例如, 自然观察是经验实证方法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但是, 这种方法只能使用在研究的初期阶段。原因是自然观察易受主观性的影响,研究者的个人偏见有可能影响观察的结果。所以, 自然观察仅仅使用在研究的开始时期, 用于产生一些可验证的假设。其他方法, 如个案研究、调查、统计和测量等也具有同样的局限性, 其科学价值无法与实验法相比。在心理学中为什么应用心理学家的地位总是不如实验心理学家为什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能成为心理学的主流为什么人本主义心理学受到那么多的批评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心理学家使用的不是实验法, 其解决问题的程序不符合控制实验的要求。但是这种强调经验实证, 特别是强调控制实验的一元化方法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批评者们指出, 心理和行为是否能像自然现象的研究那样数化、操作化, 能否像自然现象的研究那样,得出“ 导致” 的结论, 还是个疑问。在自然科学中, 描述自然现象的理论术语同一个特定的经验操作紧密相连, 或者可以通过一个客观的尺度来加以测量。如温度、重量、速度等术语都可以用一个经验操作来加以定义。但是心理与人的社会行为却没有这种特性, 什么是“ 幽默” 什么是“ 攻击” 什么是“ 顺从” 这些社会行为的定义随文化情境的不同而不同, 没有一个具体的、固定的、超越文化的经验操作与之完全一致, 因而也就更谈不上精确的测量。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现象的意义是内在的、稳定的, 但是心理与行为的意义是社会文化给予的, 用社会建构主义的术语来说, 是“ 建构” 的, 是社会协商和人际互动的结果。一个特定的行为或具体的行动依赖于它在特定社会的功能和作用而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意义。因此, 实验验证要求的数量化、操作化面临着无法克服的困难。再者, 行为和心理极少是由一种刺激所导致的, 行为往往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个体经验、身体状态、直接的环境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如果只孤立地考虑其中的一些变量, 排除了众多的其他影响因子, 所得到的结论往往缺乏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一些激进的批评者甚至质问, 心理学的实验究竟是科学还是自我欺骗实验结果是否仅仅是研究者预期结论的“ 自我实现一” 由于心理学的理论术语和经验操作的关系模糊, 因而研究者在从事假设的验证时选择的范围无限地扩大了。他可以选择那些有利于得出预期结论的操作与理论术语进行匹配, 而对那些不利于获得支持结论的操作置之不理。所获得的结论必然支持研究者的最初假设。这样的实验研究貌似“ 科学” , 但研究结论究竟有多少实际意义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吗?
    此外, 实验结论的文化效度也是一个被长期争议的问题。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要求控制各种无关条件, 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孤离和抽取, 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因果变化, 其研究的结论超越了时间、地点、社会和文化, 具有抽象的一般适用性。心理学也极力模仿这一点。但是, 心理学的实验对象是人, 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 物”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文化环境中,受到文化历史因素的塑造和影响。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 人的心理并非客观存在的实体, 而是文化历史的建构。所以心理学的实验结论只能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是有效的, 不可能像自然现象的研究那样超越文化和历史的疆界。因此, 实验的文化效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考虑到实验方法的种种局限性, 心理学家开始反思方法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应该打破经验实证方法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方法论上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心理学家印迪克, 指出“ 随着现代心理学家对行为研究的深人和尝试开辟新的研究路径, 他们中的许多人发现实证主义的信条是狭隘的和束缚性的⋯ ⋯尽管经验主义对于测试和测量已知的理论是一个基本工具, 但是如果心理学打算开拓新的领域, 以便获得更多和更完善的答案, 那么就必须对不同的思想学派采取开放的态度⋯ ⋯实证主义仅仅因为其他研究方法的非经验性质就加以拒绝,因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在开放、多元观点的指导下, 当代心理学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 挑战心理学中经验实证方法的霸权。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话语分析方法, 因为它认为心理是建构的, 是话语的产物, 围绕同一对象, 存在着不同的话语, 接受什么话语, 相应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从话语分析开始, 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现象学方法, 强调个体内在体验的描述叙事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研究中叙事方法的使用, 进化心理学使用进化生物学的资料, 采用种系心理的推测与夕析的方法。其他方法还有释义学的方法、解构主义方法、质化研究方法、历史资料分析法等。随着多种方法的涌现, 经验实证方法的一元化主张丧失了霸权地位, 在研究方法方面,当代心理学迎来了多元化的时代。

三、科学观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世纪中叶,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以物理学和实验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为楷模, 建立了实验心理学, 虽然在冯特的理论体系中, 实验心理学仅仅是整个心理学的一部分, 在这个部分之外还存在着研究社会文化心理的民族心理学, 但是, 民族心理学的传统很快为心理学家所忽略, 实验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主流。因此, 从一开始, 心理学就处在实验心理学的控制之下。贯彻自然科学模式就成为主流心理学的理想目标。
    在追求自然科学理想的指引下, 心理学“ 力图通过采纳自然科学的信条, 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而成为自然科学客观的、独立的分支。心理学家裁剪他们的科学以便摆脱主观特性从哲学那里, 它采纳了实证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从物理学那里, 它采纳了操作主义, 从数学那里,它接纳了数理统计特别是方差分析。在方法方面, 实验方法成为绝对必须的条件” , 。为了成为自然科学, 心理学力图发现超越个体、社会、文化、历史和时间等维度的抽象、普遍真理, 企望有一天能像化学家那样建立起人类行为的“ 元素周期表” , 以便成为标准的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模型下的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是客观主义, 表现在把心理学的知识和拥有这一知识的主体分开, 认为心理学探讨的只是意识和行为的事实和规律, 研究过程不包含任何个人的态度、情感, 不涉及任何主观倾向和价值观念。个体主义, 这种观点把人看成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在分析意识与行为时, 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因素出发, 而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个体身上, 忽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普适主义, 表现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不是根据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不同特点去进行适合其特点的研究, 而是要抛开文化、历史、时间、地点的不同去寻找适合每个人的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心理规律。方法中心,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和非科学的主要界线不在于研究的问题, 而在于研究问题时使用的方法。依据这种观点, 方法就是一切, 方法就是科学, 并且是科学的全部。在心理学中, 就是以实验和统计测量为中心, 凡是能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就保留之, 否则就排斥之。因果决定论, 自然科学的因果决定模式被应用到心理学中, 试图确定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决定机制, 严格地控制心理和行为的变量, 以便于预测和控制行为。自然科学的特征和要求在这里得到了最完满的体现。

但是, 把心理学当作自然科学来进行建设的倾向受到了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家的批评。批评者们指出, 自然科学模型下的心理学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即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现象, 且其研究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心理学则不同, 它研究具有文化和历史特征的社会心理现象, 其研究对象既依赖于人, 也依赖于社会, 同自然现象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胡塞尔的老师、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早就论述了心理现象同自然科学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根本区别。布伦塔诺指出, 心理现象总是具有朝向某一目标的指向性, 即总是指向某一对象, 具有“ 内在的客观性” 。而物理现象则不同, 物理现象不包含任何对象, 颜色就是颜色、闪电就是闪电, 这些现象不包含其他对象, 是自己包含自己。因此,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虽然是经验的, 但是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实验, 因为两者的研究对象存在着根本差异。实际上, 狄尔泰早就提出作为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狄尔泰指出,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类以外的物质世界, 因此可以加以孤离和抽象, 以数学的方式精确加以表述, 但是作为精神科学的心理学则不同, 它不能脱离文化历史背景, 因为正是这些背景给了心理和行为以意义。因此心理的研究必须放在社会情景中, 放在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系统中。研究的结论并非是自然科学的定律, 而是一种理解和描绘,所以狄尔泰称他的心理学是“ 描述的心理学” 。狄尔泰所拒斥的就是那种自然科学模型的心理学。许多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家认为自然科学模型的心理学是一种“ 货机崇拜”的科学。二次世界大战时, 美国政府在南太平洋的海岛上修建了一个飞机场, 用于运送战争物资。当地的土著居民看到每天机场上有货物运输机, 空运大童物资, 对货机非常羡慕。战争结束以后,机场废弃了, 也不再有货机降落。土著居民为了得到物资, 于是又模仿原来的样子修建了机场,在跑道的两旁树立一些竹竿当作灯竿, 甚至修建了木屋当作了望塔。然后虔诚地等待着货机的降临。其结果可想而知, 土著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切都像原来, 却没有货机给他们带来货物。以后人们把那种只注重形式的模仿, 而忽视实质和内容的做法称之为“ 货机崇拜” 。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家认为自然科学模型的心理学恰恰就像那些“ 货机崇拜” 的土著人盲目地模仿自然科学, 把心理学打扮地像自然科学, 唯独忘记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 而心理学研究的是带有文化历史特征的心理现象。正像土著人的机场不可能迎来货机的降落一样, 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必然不能给人们了解意识和心理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自然科学模型下的心理科学观的弊端而转向倡导社会文化的心理科学观。一些心理学家指出, 这种模式并非超文化的, 实际上也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就这一科学观的个体主义特征来说, 是受到了、世纪西方社会上流行的个人主义的影响。文艺复兴以后, 西方社会开始强调个人的力量, 重视个人的作用。这种倾向反映在科学中, 便出现了强调个人的作用, 忽视社会力量的倾向, 经典自然科学深受个人主义的影响, 心理学在接受自然科学模式的过程中, 承袭了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主义, 并将其发展为一种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 只注意个体本身因素的作用, 而忽视社会文化对心理生活的影响。就普适主义这一特征来说也是如此。社会生活中的反对神权、反对君权, 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被贯彻到科学中, 就变成了寻找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和适合于每个人的科学规律。心理学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观点, 也试图确立抽象的、普遍的心理定律。方法中心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的产物, 心理学家选择实验方法并不是因为实验方法适合心理现象的研究, 而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哲学认为只有使用实验方法才能称的上科学。因此实验方法的确立并不是理性的产物, 而是一种文化历史的选择。
    自然科学的心理科学模式以“ 超然” 、“ 中立” 的面目出现, 掩盖了心理学研究成果中隐含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偏见。实际上,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受到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制约, 同时也通过其研究成果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 为特定的社会阶层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服务。由于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型试图把心理学的研究说成是超越了特定的历史和文化, 摆脱了任何价值观的影响, 是“ 客观” 的、“ 公正” 的, 因而具有了更大的欺骗性。美国心理学家普里勒坦斯基,针对这一欺骗性指出“ 它可以把心理学描绘成非政治化的, 因而把这种非政治化的心理学用于传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心理学在支持特权阶层和维护社会现状上显示出明显的偏见, 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偏见又被披上了科学客观性的外衣。”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还记得发生在智力测验运动中的一些事件。一些西方心理学家把智力测验的模型看成是超文化的、超阶级的, 因而认为可以“ 放之四海而皆准”。他们把这种得之于白人中产阶级的测验量表用于测量黑人或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 得出结论认为黑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 素质差” 、“ 智力低下” , 殊不知这种差异是文化上的差异, 而不是智力水平的不同。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2012-5-30 14:42:38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