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还是不陪?
孩子情绪、行为模式背后的规律和真相是什么?父母的困惑点、思维误区在哪里?2017年4月19日晚的心桥【国学与场域动力 亲子关系】沙龙上,苏士雄老师运用中和思维为大家做了精彩解答,现选取其中一个分享给大家:
学员甲说,上小学的儿子病愈返校,语文老师要求他将落下的作业补上并及时将本子上交。孩子完成后却因担心老师责备迟迟不敢交作业本,老师似乎也忘记了这件事。事情并没有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重;他想请甲陪他一起去见老师,甲的先生鼓励孩子去独立面对……;甲左右为难。她问苏老师:“我该怎么办?”
苏老师问大家:“你们觉得陪不陪?”乙学员说:“家长可以直接去和老师沟通解决”,小部分学员认同孩子父亲的做法,赞成“不陪”;其余学员都赞成“要陪”。
苏老师揭开谜底——从中和思维的角度看,有两点是需要明确的:
①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成长;
②家长不要包办、无限承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对命运负责!
如果不陪孩子去而孩子不敢单独去见老师,势必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甚至健康;直接与老师联系就会让孩子失去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由此看来“要陪”就成了最佳选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只陪同不评判不解释,至于老师怎么处置另说,这样做,既化解了危机,又在孩子和老师双方都积累了好印象,何乐而不为?
苏老师的回答让大家豁然开朗,同时也对中和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和思维】:
出处《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诗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