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相约心桥”微信群
段晓英老师: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系统呈现真相,真相疗癒心灵。
最近,一位年轻的端庄秀丽的女士,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妈妈不够好,希望妈妈更好,没有和妈妈商量,趁妈妈外出旅游,早早提前预约为母亲申请个案处理。当这位女士妈妈旅游归来,就立马带着妈妈到工作室见我。执意要为妈妈做《生命系统整合》。当我见到性格爽朗的阿姨,我很好奇地问,来这里最想探索什么?阿姨一脸茫然,她说女儿让她来,她就来了,她觉得自己很好,退休了经常出去旅游,很享受,就是脾气有点急。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尽管女儿己经长大结婚生女,但总悬放不下,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
从表相上看,这位求助的女士是一位爱妈妈孝顺的好女儿。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在《生命系统整合》中,我们看到,爱妈妈的女儿眼睛凝视远方,与代表摸拟父母、丈夫,自己的女儿,心理空间非常疏离,看不到爱的流动。真相是女儿始终沉浸在自己内心痛苦中,为什么呈现出女士內心是这样的状态?随着场域隐藏动力呈现,揭开隐藏着她对父母爱的深深渴望的谜底。她內心想借为妈妈《生命系统整合》找回成长过程,爱的缺失。在场域冻结的氛围中,我们看到系统中每一个成员都很冷漠,僵局由代表女士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孩子本能的原爱唤醒沉浸在内心痛苦的成年人,女士心灵的爱终于被激活,她含着眼泪紧紧抱住妈妈,把伤心委曲压抑淋漓尽致的在妈妈怀抱里绎放。表面健康爽朗的妈妈,第一次感受到女儿长期积压在心里爱的呼唤,系统影响心灵,心灵成就生命。在场域生命动力推动下,伴随着《家是温暖港湾》音乐,生命系统重新整合。全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爱在系统中流动,也深深感染在座的每一位。
在场域中我们看到这个家族的模式,每一代的女性都在做拯救者,勇于承担家族的责任,而忽略情感流动,如果这个自动纠缠模式不打破,下一个拯救者就是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家族系统中的复制的问题模式。家是讲道的地方,唯有爰可以穿越。
嘉宾甲:
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喜怒哀乐都会透过孩子反映出来。
父母自己变好了,孩子跟着就好了!
爱自己,就得爱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心桥赵老师:
每个家庭不仅带来温暖与关怀,同样也会有伤害,尤其是在失去和谐的时候。
心桥冯老师:
这个个案,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场域中由“冻结”状态走向“爱的流动”的全过程。
在场域动力地推动下,我们看到了真相:女儿(案主)对母亲健康近乎执着地关注的背后,是她对母爱的极度渴望;与此同时她却对自己女儿的痛哭视而不见,这究竟是为什么?
睿智的段老师根据场域的呈现发现了症结所在 :家族中的女性把沉重(责任感)一代代传承下来,这让她们体会不到周遭亲人的痛楚!女儿的痛哭是在唤醒!
随后的疗癒,案主母女进行了连结,郁结的情绪得到了释放,爱在这个家族流动起来!
段晓英老师:
在场域动力中揭示:爱的流动穿越我执!
心桥冯老师:
当案主(代表)对着母亲撕心裂肺地反复哭喊“为什么不要我?妈妈我爱你!”而母亲却没啥反应时,确实被震撼到了。
我在思索:在我的家庭中我该怎么做?怎么才能不让孩子承担这样本不应属于他的苦痛?
嘉宾乙:
谢谢案主选择我做母亲代表!让我有了新的体验:无意识,用身体感受场域去行动。母亲当时的反应及潜意识是对案主说:“妈妈没有不要你!”,但好像又不知如何去安慰和帮助她。她们之间忽略了情感的互动!
所以才要学会体察和成长!
正如苏老师点评:学会体察心的感受!
在这样的家庭系统责任大于欢乐,调整方向是:欢乐大于责任。
心桥冯老师:
段老师常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当我们的行为中理性层面的东西太多时,就不可能用心去体悟别人的感受,更谈不上去“帮助他人”了!这也是这个个案带给我的最大感悟!
|